• míng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ng bù fù shí

成语解释: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指空有虚名。

成语出处:三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定语;指空有虚名

繁体字形:名不副實

英文翻译:be more in name than in reality

名不副实的意思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副:[fù]1.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副职。副手。副官。副使。2.附带的,次要的:副业。副品。副食。副刊。副歌。副产品。副作用。3.相配,相称(chèn):名实相副。其实难副。4.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副手套”,“全副武装”;b.指态度,如“一副笑脸”)。[pì]剖开,裂开:“不坼不副”。

实:1.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实心儿。把窟窿填实了。2.真实;实在(跟“虚”相对):实话。实心眼儿。实事求是。3.实际;事实:失实。名实相副。4.果实;种子:芡实(鸡头米)。开花结实。5.姓。

成语评论

名不副实”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名称和实际不一致”,听起来有点抽象?别急,咱们来看个例子。

比如有人介绍自己:“我是专业健身教练!”结果一上课,他连深蹲的正确姿势都讲不清楚。这时候你就可以偷偷吐槽:“这教练的头衔真是名不副实啊。”问题来了:为什么生活中总会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其实就像网购时看到的“买家秀”和“卖家秀”——有些事物为了快速吸引关注,会先给自己“贴金”,但实际能力或品质没跟上。

再举个文化典故的例子。成语“叶公好龙”里,叶公整天画龙雕龙,等真龙现身时却被吓到逃跑。这故事原本就在讽刺“名不副实”的虚伪——嘴上说的热爱,和真实态度完全背道而驰。

有意思的是,有些名不副实现象反而成了文化符号。比如四川的“夫妻肺片”里根本没有肺片,广东的“艇仔粥”也不是在船上熬的。这些名称和内容的错位,反而让食物多了故事性和记忆点。

我个人觉得,名不副实就像包装过度的礼品盒——拆开前充满期待,拆开后可能惊喜也可能失望。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就像买水果时不能只看标签上的“特级”,还得亲手掂量下分量,闻闻果香。

话说回来,完全“名实相符”真的可能吗?就像手机宣传的“超长待机48小时”,实际使用中总会打点折扣。或许适度的名实差距,反而给了事物成长空间。就像刚毕业的实习生挂着“项目经理”头衔,虽然暂时能力不足,但这份期待可能成为他奋斗的动力。

下次遇到名不副实的情况,不妨先别急着否定。就像网购时看到过度美化的商品图,我们可以选择退货,也可以笑着收藏这个“人间真实”的段子。毕竟生活需要点幽默感,才能消化这些小小的荒诞。

名不副实的造句

  1. 造句 他这模范团员名不副实。
  2. 造句 他是个名不副实的教授。
  3. 造句 我们必须打得像一支最饥渴的球队,而不是口上说说却名不副实。
  4. 造句 市场上有些“名牌”名不副实。
  5. 造句 将ZFS称为文件系统有点名不副实,因为它在传统意义上不仅仅是个文件系统。
  6. 造句 英国着名的极地科学家们说,泰晤士报的世界地图册名不副实,并肯定地说,由于气候变化,泰晤士报必须重新绘制其格陵兰岛的地图。
  7. 造句 负责处理这事的机构是成立起来了,但仍名不副实。
  8. 造句 家电用品厂牌很多,消费者购买时应精挑细选,以免被名不副实的仿冒品所骗。
  9. 造句 尽管如此,我们还被标榜为名不副实的饮食之国。
  10. 造句 他们不会给别人名不副实的权威,让别人凌驾于他们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