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án xiào jiǔ yuán
成语解释:原:泛指墓地。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指死后也感到心安,没什么牵挂
成语出处:宋·王十朋《王忠文公集·黄府君挽词四首》:“齿发如公自古稀,定应含笑九原归。”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死而无憾
繁体字形:含笑九原
英文翻译:Jiuyuan with smile
含:1.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含一口水。含着橄榄。2.藏在里面;包括在内;容纳:含着眼泪。这种梨含水分很多。工龄满三十年以上(含三十年)者均可申请。3.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谈吐中含着一种失落感。
笑: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容。微笑。眉开眼笑。哈哈大笑。2.讥笑:耻笑。见笑。笑他不懂事。3.姓。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原:1.最初的;开始的:原始。原人。原生动物。2.属性词。原来;本来:原地。原作者。原班人马。原有人数。3.没加工的:原棉。原煤。原油。4.姓。5.原谅:原宥。情有可原。6.宽广平坦的地方:平原。高原。草原。原野。7.同“塬”。
“含笑九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儿陌生?其实它源自古代典籍,常被用来形容人离世时心怀坦荡、无怨无悔的状态。但具体怎么用呢?咱们先看个例子:老张在病床上握着家人的手说:“我这辈子没亏欠过谁,就算现在走了,也能含笑九原。”这句话里的“含笑九原”,既表达了面对死亡的从容,也暗含了对自己人生的肯定。
有人可能会问:“九原”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指代九泉之下的世界,古人用“九原”比喻阴间,和“黄泉”“九泉”是类似的概念。比如《左传》中就有“请待于九原”的记载,可见这个说法源远流长。
现代人还能用这个成语吗?当然可以!在追悼会上致词时,可以说:“王教授毕生奉献科研,如今驾鹤西去,定能含笑九原。”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文化韵味,又传递出对逝者人生价值的尊重。需要留意的是,这个成语更适合庄重场合,若是朋友间开玩笑说“我游戏通关了就能含笑九原”,反而会显得不合时宜。
我发现这个成语里藏着古人对生命终结的独特理解——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带着满足感开启新旅程。这种豁达态度在今天尤其珍贵,毕竟现代社会总在强调“拼命活着”,却很少教我们如何坦然面对谢幕时刻。下次读到人物传记时,不妨注意那些功成身退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晚年选择往往暗合“含笑九原”的精神内核。
说到实际运用,还有个生动场景:纪录片里讲述老匠人坚持手工制陶六十年,旁白缓缓道:“当他抚摸着最后一件作品安详离世时,想必是含笑九原的。”这样的表述,比直白地说“死而无憾”多了份文化厚度,也让观众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语言就像活化石,每个成语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当我们用“含笑九原”形容那些活得认真、走得从容的生命时,其实也在提醒自己:与其恐惧终点,不如专注把当下的每一笔都写得工整漂亮。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留给现代人的精神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