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ìng shì zhī cái
成语解释:原指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后多指名望才能为世人所重的杰出人才。亦作“命世之英”、“命世之雄”。
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名人
繁体字形:命丗之才
英文翻译:one destined to govern
命: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xiàng)。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命世之才”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高深,但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有人评价某位企业家:“他一手打造出改变行业的科技产品,堪称命世之才。”这里的关键是,什么是“命世之才”?简单来说,就是拥有超越时代局限的能力,能解决重大问题或创造新方向的人。
举个例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称作“命世之才”,因为他不仅能预见天下大势,还能用草船借箭这样的奇谋化险为夷。但问题来了:普通人能成为命世之才吗?其实这个成语并不是“天才专属标签”。比如社区里组织垃圾分类的带头人,用创意方法让居民参与率从30%提升到90%,这种解决实际难题的能力同样符合“命世之才”的核心——用独特方式回应时代需求。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命世之才吗?”看看近十年互联网的发展就能找到答案。某短视频平台创始人通过算法推荐机制,彻底改变了内容传播方式,这就是当代命世之才的典型表现。他们未必像古人那样羽扇纶巾,但同样在用自己的方式重塑人们的生活。
我个人认为,命世之才最重要的特质其实是“问题嗅觉”。就像疫情期间,有医生发现传统诊疗流程的漏洞,连夜设计出无接触问诊系统,这种在危机中快速找到突破口的敏锐,比单纯的聪明更重要。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培养,比如多观察社会痛点、尝试跨界思考。
最后想说,命世之才不一定非得是改变世界的巨人。隔壁王阿姨退休后组建义务法律咨询队,五年帮200多个家庭解决纠纷,她用专业知识填补了社区服务空白,谁说这不是一种“小确幸”式的命世之才呢?时代需要灯塔式的伟人,也需要万千星火般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