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ēn quán bù dǎ xiào miàn
成语解释: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6回:“自古嗔拳不打笑面,他又不曾伤犯着你,你有钱看平日相交与他些,没钱罢了,如何只顾打他?”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嗔拳不打笑靣
英文翻译:Don't laugh with angry fist
嗔:1.怒;生气:嗔怒。似嗔非嗔。转嗔为喜。2.对人不满;生人家的气;怪罪:嗔怪。
拳:1.拳头:双手握拳。拳打脚踢。2.拳术:打拳。练拳。一套拳。几手好拳。太极拳。3.拳曲:老大娘拳着腿坐在炕上。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笑: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容。微笑。眉开眼笑。哈哈大笑。2.讥笑:耻笑。见笑。笑他不懂事。3.姓。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哎哟喂,这成语"嗔拳不打笑面"可真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说白了就是"伸手不打笑脸人"的高级版。比方说老王刚想发火训斥下属,结果对方立马赔着笑脸认错,老王举起的巴掌愣是变成了拍肩膀——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为啥笑脸能有这么大魔力?您猜怎么着?这背后藏着个冷知识——心理学上有个"镜像神经元"理论,人的表情会不自觉地影响对方的反应。就像你对着镜子笑,镜子也会回你笑脸一个理儿。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菜市场大妈和顾客为了两毛钱吵得面红耳赤,这时候大妈要是突然噗嗤一笑:"大兄弟你这砍价功夫比我闺女还厉害",保管剑拔弩张的气氛瞬间破功。您品,您细品,这是不是比硬碰硬高明多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招也不是万金油。要是遇到原则性问题,光靠笑脸可糊弄不过去。就像邻居家熊孩子把你车划了,家长要是光会嬉皮笑脸不赔偿,那咱也得坚持底线不是?所以说啊,这招得用在刀刃上,该硬气的时候还得硬气。
依我看呐,现代社会最缺的就是这种"化骨绵掌"的本事。您瞧那些谈判高手,哪个不是把"笑脸"当武器使?但咱得记住,真诚才是必杀技。就像老话说的"笑里藏刀要不得",可别把老祖宗的智慧用歪喽!
说到底,这成语教咱们的不只是处世技巧,更是种生活智慧。下次遇到糟心事时不妨试试,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毕竟生活就像照镜子,你冲它笑,它才会对你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