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ó
  • zhī
  • wé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ó zhī sì wéi

成语解释:四维:指礼义廉耻。指治国的纲纪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牧民》:“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治国的纲纪

繁体字形:國之四維

英文翻译: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of the country

国之四维的意思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维:1.连接:维系。2.保持;保全:维持。维护。3.姓。4.思考;想:思维。5.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叫做一维,如直线是一维的,平面是二维的,普通空间是三维的。

成语评论

国之四维”这个成语源自《管子》,原指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四大支柱。但具体到生活中,这四个字到底能怎么用呢?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某地政府严查贪污腐败,媒体报道时可能会写:“唯有坚守廉耻,方能筑牢国之四维。”这里既强调廉洁的重要性,又呼应了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礼义廉耻”能成为国家根基?其实这背后有个逻辑链——礼是规则,义是公平,廉是底线,耻是自我约束。比如最近某企业因数据造假被曝光,网友评论说:“连最基本的诚信都丢了,谈何维护国之四维?”这种批评就点出了失“义”对社会的伤害。

我个人观察发现,现代人常把“四维”窄化为道德说教,其实它更像社会运行的润滑剂。疫情期间志愿者无偿运送物资,这种行为既符合“义”的担当,又体现“礼”的互助精神。就像邻居王大爷说的:“帮人就是帮己,老祖宗的智慧到今天照样管用。”

再看教育领域,某中学将“廉耻教育”编入校本课程。校长接受采访时说:“浇花要浇根,育人先育心。国之四维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脚踏实地的践行。”这种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的做法,正好验证了成语的当代价值。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耻”的概念正在发生变化。比如网络暴力屡禁不止,有学者指出:“当匿名成为遮羞布,重建耻感意识恰恰是守护四维的关键。”这提醒我们,古老智慧需要与时俱进的新诠释,才能继续照亮前路。

国之四维的造句

  1. 造句 ***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说的也和尊严有关吧?尊严与人性相关,尊严与国运相连。守住尊严,便守住人性的良知;守住尊严,便守拄生命的希望,守住尊严,便守住未来的美好。
  2. 造句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3. 造句 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
  4. 造句 中国有句古话,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刚才我们谈论这张支票的时候你的脸红了,说明你还有廉耻心,我就需要你这样的人,这个解释你满意吗?
  5. 造句 之意,又表示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大明世代遵守的道德规范。
  6. 造句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而国之将亡,必出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