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ó zhī cún wáng,pǐ fū yǒu zé
成语解释: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用于号召人
繁体字形:国之存亡,匹夫有责
英文翻译:Every ma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urvival of his country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存:1.存在;生存:残存。父母俱存。2.储存;保存:封存。存粮。3.蓄积;聚集:存食。新建的水库已经存满了水。4.储蓄:存款。存折。零存整取。把暂时不用的现款存在银行里。5.寄存:存车处。行李先存在这儿,回头再来取。6.保留:存疑。存而不论。去伪存真。7.结存;余留:库存。收支相抵,净存二百元。8.心里怀着(某种想法):存心。心存侥幸。不存任何顾虑。9.姓。
亡:[wáng]1.逃:逃亡。流亡。2.失去:亡佚。亡羊补牢。3.死:伤亡。死亡。4.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wú]古同“无”,没有。
匹:1.比得上;相当;相配:匹配。难与为匹。2.单独:匹夫。3.姓。4.用于马、骡等:两匹骡子。三匹马。5.用于整卷的绸或布(五十尺、一百尺不等):一匹绸子。两匹布。“疋”
夫:[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妇。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关,万夫莫开。3.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渔夫。农夫。轿夫。4.旧时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词。那;这:独不见夫螳螂乎?2.人称代词。他:使夫往而学焉。3.a)用在一句话的开始:夫战,勇气也。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责:[zé]1.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贷。2.要求:责求。责令。责成。3.指摘过失:求全责备。责怪。斥责。责罚。谴责。4.质问,诘(jié)问:责问。责难。责让。5.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责。杖责。[zhài]古同“债”。
“国之存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听起来很宏大,但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举个例子:假设某地突发自然灾害,志愿者主动参与救援、居民有序配合物资分配,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其实就是在践行“匹夫有责”的精神——没有人能单枪匹马解决问题,但每个人的参与都能凝聚成改变现状的力量。
为什么普通人也要对国家命运负责?这句话的核心不是要求个人承担全部压力,而是强调“责任分散性”。就像一台机器少了螺丝钉也会故障,社会的正常运转同样依赖每个人的基本责任感。疫情期间有人主动减少聚集、商家坚持明码标价,这些行为虽小,却共同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这种责任具体如何体现?不必想着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邻居自发清理社区垃圾、年轻人耐心教老人使用健康码、网民理性参与公共话题讨论,这些场景都在诠释“匹夫有责”的现代版本。我曾在山区见过退休教师免费教留守儿童读书,他说:“能做一点是一点”——这种心态恰恰是这句话最朴实的注解。
值得注意的是,责任的内涵正在随时代变化。两百年前顾炎武提出这句话时,“匹夫”可能主要指成年男性,但今天的外卖骑手保障城市供血、女性科技工作者突破技术壁垒、学生发起环保倡议,都在拓展“责任担当”的边界。社会的进步,往往始于普通人对自己角色认知的觉醒。
历史上有过生动例证:明朝末年江南纺织工人自发组织抗清,民国时期华侨捐款支持抗日,这些非官方力量证明了民众参与的重要性。当代社会虽然不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但信息甄别、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新战场,依然需要每个人的清醒认知与主动介入。
有人可能会问:“我一个人的力量能改变什么?”不妨看看蝴蝶效应——重庆山火中摩托车队运送物资的链条,正是由一个个主动加入的骑手连接而成。当足够多的人选择做“正确的小事”,量变就会引发质变。这种集体行动的逻辑,或许正是中华文明历经风雨仍能延续的关键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