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ō shōu bìng chù
成语解释:谓一律收罗藏蓄。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董子称王者以教化为大务,盖天下之人才风俗皆于是关焉,州庠党序多收并畜,不能当百一之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兼容性大
繁体字形:多収並畜
英文翻译:Polyculture
多:1.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年。多种多样。多才多艺。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这句话多了一个字。你的钱给多了,还你吧。3.过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有零头:五十多岁。两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多了。这样摆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这问题多不简单哪!8.指某种程度: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总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收:1.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收拾。收藏。收集。收篷。衣裳收进来了没有?2.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收回。收复。收税。没收。收归国有。3.获得(经济利益):收入。收益。收支。4.收获;收割:收成。秋收。麦收。今年早稻收得多。5.接;接受;容纳:收报。收留。收容。收礼物。收徒弟。6.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收心。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收不住了。7.逮捕;拘禁:收监。8.结束;停止(工作):收工。收操。收场。
并:[bìng]1.合在一起:归并。合并。把三个组并成两个。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并蒂莲。我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3.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时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两说并存。相提并论。4.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你以为他糊涂,其实他并不糊涂。所谓团结并非一团和气。5.并且:我完全同意并拥护领导的决定。6.用法跟“连”相同(常跟“而”、“亦”呼应):并此而不知。并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bīng]山西太原的别称。
畜:[chù]禽兽。多指家养的禽兽:家畜。幼畜。[xù]饲养禽兽:畜牧。畜养。
大伙儿听说过“多收并畜”这成语不?说白了就是既要广撒网收集资源,又要踏踏实实养着用起来。比如老张搞有机农场,不光种了十几种蔬菜,还在田边养蜜蜂、堆肥,你说他是不是把“多收”和“并畜”玩明白了?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的核心到底是啥?嗐,重点就在“平衡”二字!就像年轻人学技能,报三个线上课是“多收”,但每天坚持练半小时才是“并畜”。光囤知识不消化,那和松鼠藏松果有啥区别?
举个反例你就懂了——小王去年囤了200本电子书,结果到现在连目录都没翻完。你瞧,这就是典型的“只收不畜”,跟家里堆满快递盒不拆包一个道理。所以啊,别只顾着收藏夹吃灰,得让资源流动起来才有价值。
有人又要问了:现在信息爆炸,咋避免贪多嚼不烂?这事儿我琢磨过,关键得学会“抓大放小”。好比做自媒体,既要追踪热点,也得深耕个人风格。我认识个博主,每天刷30条热搜是“多收”,但只挑3条结合自己观点深挖,这就是聪明人的“并畜”法门。
说到这儿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老一辈人爱存塑料袋,年轻人爱囤电子资料,本质上都是“多收”的本能。但真用得上才算本事对吧?就像我外婆,存了二十年塑料袋,台风天帮邻居包窗缝全用上了,这才是把“畜”字落到实处。
最后唠点实在的——在这个选择比努力重要的时代,“多收并畜”更像种生存智慧。咱既要保持开放心态接触新事物,又要像园丁修剪枝叶那样,定期整理自己的“资源库”。记住了啊,光往仓库里塞东西不叫本事,能让每颗种子都开花结果,那才是真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