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dé rén xīn
成语解释:人心:即民心。指受百姓热烈拥护。
成语出处:《魏书·昭成子孙传》:“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家稼,大得人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受拥护
繁体字形:大得人心
英文翻译:enjoy great popularity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大得人心”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广泛获得人们的认可和支持”。但具体什么样的行为或决策能真正“大得人心”?咱们不妨从实际场景出发,拆解它的底层逻辑。
举个历史案例: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不仅带回了奇珍异宝,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贸易网络和外交关系。为什么这个行动能大得人心?答案藏在“共赢”二字里——商贾有了新市场,百姓接触到异域文化,朝廷树立了国际威望。这种让不同群体都受益的决策,天然具备群众基础。
现在换个角度想: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大得人心”?我曾在社区组织垃圾分类志愿队,起初响应者寥寥。后来调整策略,把环保积分兑换成超市折扣券,参与人数三个月翻了三倍。这印证了一个道理:想要获得支持,先得理解人们真实的诉求,把“对的事”变成“有获得感的事”。
有人可能会问:短期讨好大众和真正得人心有什么区别?看看网红餐厅的案例就明白了。靠营销噱头排队三天的新店,往往三个月就倒闭;而街角那家主动给环卫工提供热水的老面馆,二十年来客源不断。真正的得人心,需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诚。
我个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得人心”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某国产手机品牌每年举办用户意见征集活动,把粉丝建议直接写进产品更新日志。这种“被听见”的参与感,比单纯降价促销更能建立品牌忠诚度。当支持者变成共建者,人心自然会向你靠拢。
最后想说,得人心的本质是建立信任契约。就像种树不能只关注枝叶是否繁茂,更要培育健康的根系。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政策制定,唯有持续创造真实价值,才能让支持的热度不随时间消退。下次遇到需要集体支持的事情,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件事除了对我有利,还能为他人解决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