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òng
  • rén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òng rén xīn pí

成语解释:形容使人感动与震惊

成语出处: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先秦的散文》:“他们的长处,在于能够度察天下的大势而出之以引人入胜的妙喻好句,出之以动人心脾的危辞险语。”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使人感动与震惊

繁体字形:動人心脾

英文翻译:Moving heart and spleen

动人心脾的意思

动: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脾:人和高等动物的内脏之一,椭圆形,赤褐色,质柔软,在胃的左侧。脾的作用是制造新的血细胞与破坏衰老的血细胞,产生淋巴细胞与抗体,贮藏铁质,调节脂肪、蛋白质的新陈代谢等。也叫脾脏。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动人心脾”的成语,那可真是像夏天喝冰汽水一样——爽快又过瘾!比如“刻骨铭心”这词儿,你品品:“爷爷讲起年轻时抗洪救灾的故事,那些生死一线的瞬间,真叫人刻骨铭心。” 你说,这种直戳心窝子的表达,是不是比干巴巴的“很难忘”带劲多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成语为啥能让人一听就上头?” 嘿,你想想啊!成语背后藏着千年的文化基因,比如“热泪盈眶”四个字,立马让人脑补出“奥运冠军站在领奖台上,国歌响起时,她咬着嘴唇热泪盈眶”的画面,这效率比写八百字小作文都高!

不过说真的,现在年轻人用成语可得长点心。前阵子看到有人把“怦然心动”用成“呯然心动”,好家伙,这错别字直接把小鹿乱撞变成了车祸现场!咱就是说,用成语就像吃重庆火锅——够味儿才正宗嘛!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百感交集”这词儿简直万能。比如“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妈妈摸着通知书的手直发抖,百感交集地说不出话”。你看,这可比“又高兴又想哭”高级多了,还能让听的人自己咂摸出三层意思来。

其实我觉得啊,成语就像老祖宗留给咱的盲盒,拆开都是惊喜。就拿“如鲠在喉”来说,现在年轻人改成了“社死现场”,虽然挺逗的,但原版那种喉咙卡鱼刺的窒息感,啧啧,还是原装的有内味儿!

说到底,用成语讲究个“四两拨千斤”。下次跟人唠嗑时候甩一句“看到山区孩子走十里山路上学,真是如芒在背”,保准比说“我心里难受”更能引发共鸣。记住了啊朋友们,成语用得好,感情传达没烦恼!

动人心脾的造句

  1. 造句 庄健只看了一眼白美娜那动人心脾的脸庞,就赶紧将头底下,盯着自己的脚尖,他很怕,怕自己万一鼻血再流出来,那就糗大了。
  2. 造句 别说是能用一台断弦之琴弹奏出如此动人心脾的佳曲,就算是一台完整的琴,也鲜有人能弹出那般振奋人心的曲子,简直就是让人亲临战场的体会一般。
  3. 造句 这张图片和很多动人心脾的图片在一起,碧云飞看的时候很震撼,可是过没几天就忘记了,毕竟,那只是一个“网事”。
  4. 造句 然后,杨林就听到呜呜的哭声,很是动人心脾。
  5. 造句 这周围没有风,但是这枯井周围的花却无风自摇,香气扑鼻且动人心脾!在这周围,任谁都会被这香气迷醉。
  6. 造句 欧阳明媚哭得梨花似雨的动人美眸微微一转看向萧鹏,刚才哭泣过的小脸微红,显得更加楚楚可怜动人心脾。
  7. 造句 泉山深处,山林青脆,好鸟相鸣,溪水清澈见底;叮咚成韵,似有仙乐自九天之上传入山谷,动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