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ǔ wǔ rén xīn
成语解释: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先知》:“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从者,号令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消息、政策等
繁体字形:皷舞人心
英文翻译:inspiring
鼓: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舞:1.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2.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的智慧结晶,许多短小精悍的词汇背后藏着激励人心的力量。比如“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源自项羽带兵打仗的故事——砸碎煮饭的锅、凿沉渡河的船,表达不留退路的决心。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极端态度吗?其实,它的核心在于专注当下目标。当职场人面对重要项目时,暂时屏蔽干扰、全情投入的状态,正是这种精神的当代诠释。
再来看“柳暗花明”,字面描绘绿柳成荫、鲜花盛开的景象,实际比喻困境中的转机。为什么人们总在低谷时想起这个词?或许因为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去年某科技公司遭遇市场寒冬,裁员消息不断,但坚持创新的一支团队最终研发出突破性产品,恰如寒冬后绽放的春花。这提醒我们:黑暗与光明的交替,往往取决于能否在正确方向持续发力。
“愚公移山”常被质疑:靠人力挖山是否过于理想化?其实这个成语真正的启示在于“可持续行动”的价值。就像每天存100元看似微不足道,十年后却能积累36万本金加利息。笔者曾见证某小镇教师通过每周录制3个教学视频,五年后建成拥有百万学员的在线平台。这种把宏大目标拆解为日常行动的能力,恰恰是现代人最需要的智慧。
有人困惑:成语故事多来自古代,如何与数字时代接轨?关键在于理解其精神内核而非具体形式。当创业者用“逆水行舟”形容市场竞争时,并非真要划船,而是强调停滞即倒退的危机意识。笔者在硅谷交流时发现,某人工智能团队将“庖丁解牛”应用于算法优化,通过精准拆解技术难点,最终实现效率飞跃——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的碰撞,往往能迸发新的火花。
最后一个值得探讨的是“厚积薄发”。总有人追问:积累到何时才能爆发?其实答案藏在过程本身。某位鸟类摄影师的经历颇具说服力:连续238天清晨蹲守湿地,在第239天拍摄到珍稀候鸟求偶的独家画面。这238天真的“无用”吗?那些观察笔记、失败经验,早已在无形中构建起成功的阶梯。或许真正的积累,就像春雨浸润土壤,看似无声,却在某个清晨催生出满园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