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g
  • shí
  • w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áng shí bó wén

成语解释:同“强记博闻”。

成语出处: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寿序》:“生平无他嗜好,以著述为性命,强识博闻,达于国家掌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繁体字形:強識博聞

英文翻译:Be knowledgeable

强识博闻的意思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识:[shí]1.认得:识字。相识。2.知识:常识。学识。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识。远见卓识。[zhì]1.记住:博闻强识。2.标志;记号:款识。

博:1.(量)多;丰富:渊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晓:博古通今。3.大:宽衣博带。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欢心。6.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来泛指赌博:博徒。博局。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成语评论

强识博闻”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记忆力强、见识广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储备深厚。比如一位历史老师在课堂上随口提到某次战役的细节时,学生惊叹:“您真是强识博闻,连士兵的铠甲样式都记得一清二楚!”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知识的积累,也体现了专业素养的价值。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现代社会依然需要“强识博闻”的能力?其实,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速筛选和记忆关键信息反而成了稀缺技能。比如医生快速诊断罕见病时,依靠的不仅是临床经验,更是对医学文献的长期研读和记忆。这种能力能帮助人在关键时刻做出更精准的判断。

我曾遇到一位程序员同事,他能准确复述十年前某款软件的代码逻辑。这种“强识”看似极端,却让他在解决系统兼容性问题时游刃有余。这让我意识到,深度记忆并非死记硬背,而是将信息与实际问题建立联结的结果。

如何培养这种能力?我的个人经验是:与其追求“记住所有事”,不如先找到兴趣领域深耕。比如喜欢烹饪的人,自然会记住不同菜系的调味比例;热衷天文的人,对星座位置如数家珍。知识像拼图,当碎片间产生关联时,记忆就会自然生长。

值得注意的是,强识博闻不等于炫耀学识。真正的高手往往懂得“适时输出”。就像茶艺师不会逢人就讲解茶叶发酵原理,但在客人好奇询问时,总能娓娓道来。这种收放自如的态度,才是知识沉淀的最佳状态。

在人工智能辅助记忆的今天,人类的强识博闻有了新定义:不再比拼记忆量,而是注重信息的整合创新。就像考古学家用3D建模还原遗址时,既需要历史知识的储备,也要有跨学科的应用能力。这种复合型认知,或许才是未来竞争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