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ng jì bó wén
成语解释:谓记忆力强,见闻广博。
成语出处:宋·陆游《贺皇太子受册笺》:“英姿达识,事洞照于几先;强记博闻,言必稽于古训。”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繁体字形:強記博聞
英文翻译:good memory and broad knowledge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记:1.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记忆。记性。记得。记不清。好好记住。2.记录;记载;登记:记事。记账。摘记。记一大功。3.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常用于书名或篇名):日记。笔记。游记。《岳阳楼记》。4.(记儿)标志;符号:标记。钤记。暗记儿。5.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的斑:左边眉毛上有个黑记。6.多用于某些动作的次数:打一记耳光。一记劲射,球应声入网。7.姓。
博:1.(量)多;丰富:渊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晓:博古通今。3.大:宽衣博带。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欢心。6.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来泛指赌博:博徒。博局。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强记博闻”这个词听起来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武功,但其实是形容一个人记忆力超群、知识储备丰富的状态。比如一位历史教授能在课堂上随口引用不同朝代的文献,还能用通俗的比喻让晦涩的概念变得生动——这就是典型的“强记博闻”。
核心问题一:强记博闻只是天赋吗?有人觉得这类人天生脑子好使,其实不然。我曾见过一个图书管理员,年轻时连《红楼梦》人物关系都记混,后来通过每天整理资料、用思维导图梳理逻辑,硬是把自己训练成了“行走的百科全书”。这说明刻意练习比“天赋论”更重要。
核心问题二:信息爆炸时代还需要强记吗?有人质疑:现在手机一搜什么都有,何必费脑子记?但亲身经历告诉我,真正内化的知识会形成思维网络。去年我遇到个急诊医生,他不用翻病历就能说出患者半年前的用药史,这种快速调取信息的能力,可能比现查资料更能救命。
个人观点:知识不是囤积,而是织网比起单纯背诵,我更推崇“用输出倒逼输入”。比如用教别人的方式整理笔记,或者把不同领域的知识交叉对比。就像认识的一位工程师,他把机械原理画成漫画教女儿,结果自己理解得更透彻了——这才是强记博闻的升级版。
最后想提醒的是:别被“博闻”困住。见过有人以收集冷知识为荣,却说不清这些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真正的智慧,是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而不是守着满屋贝壳夸耀自己住在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