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ó wén qiáng jì
成语解释: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成语出处: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隘。”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繁体字形:博聞強記
英文翻译: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博:1.(量)多;丰富:渊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晓:博古通今。3.大:宽衣博带。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欢心。6.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来泛指赌博:博徒。博局。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记:1.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记忆。记性。记得。记不清。好好记住。2.记录;记载;登记:记事。记账。摘记。记一大功。3.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常用于书名或篇名):日记。笔记。游记。《岳阳楼记》。4.(记儿)标志;符号:标记。钤记。暗记儿。5.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的斑:左边眉毛上有个黑记。6.多用于某些动作的次数:打一记耳光。一记劲射,球应声入网。7.姓。
哎,说到“博闻强记”这成语,你别说,还真有点意思。它形容一个人知识面广、记忆力强,像行走的百科全书。比如老张这人,年轻时啃过上千本书,聊起历史典故张口就来,同事都调侃他脑子里装了搜索引擎——这不就是典型的博闻强记嘛!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博闻强记还有啥用?”嘿,这问题问得好!知识储备就像工具箱,关键时刻能快速调用。比如谈判桌上,对方引用个冷门数据,你立马能接茬分析,这气场可比临时掏手机查资料强多了。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王阿姨,超市促销规则比价心算快过计算器,哪家菜场几点打折门儿清。邻居都说她是生活版的博闻强记,这种实用型记忆不也挺吃香?
不过话说回来,记性再好也得会用。认识个学霸朋友,能把《史记》倒背如流,但遇到实际问题总爱钻牛角尖。所以说啊,博闻强记是块好材料,关键还得配上灵活思维,就像好食材得有好厨子才能出美味。
依我看,这个时代既要善用工具,也要保持大脑活力。比如用记忆宫殿法记知识点,定期做思维导图梳理信息,让博闻强记从死记硬背变成活学活用,这才是真本事。毕竟咱记东西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