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ó wén qiáng zhì
成语解释: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繁体字形:博聞強識
英文翻译: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博:1.(量)多;丰富:渊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晓:博古通今。3.大:宽衣博带。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欢心。6.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来泛指赌博:博徒。博局。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识:[shí]1.认得:识字。相识。2.知识:常识。学识。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识。远见卓识。[zhì]1.记住:博闻强识。2.标志;记号:款识。
哎哟喂,博闻强识这词儿听着就挺有学问的,但具体咋用呢?咱先看个例子。老张在茶桌上聊起明朝历史,从朱元璋的草根逆袭到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线,愣是没翻过一本书,旁边人直呼:“你这脑袋简直是移动的图书馆啊!”——这就是典型的博闻强识,说白了就是知识面广、记性还贼好。
有人可能会问:“这能力是不是天生的啊?”嘿,还真不全靠基因。比如小王刚入职时连客户公司名字都记混,后来硬是每天花半小时背行业报告,半年后居然能对着客户脱口而出对方三年前的业务数据。你看,博闻强识这事儿,三分天赋七分练,跟健身增肌一个道理。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手机一搜啥都有,博闻强识还有必要吗?我觉着吧,这就像做饭——菜谱网上随便查,但大厨的功夫在火候把控。前些天看直播,有个老教授被问到冷门古籍,人家不仅能说出作者生平,还能结合当下社会现象分析,弹幕里齐刷刷飘过“知识真的会发光”。这种深度消化信息的能力,可不是复制粘贴能替代的。
你品,你细品,博闻强识最妙的地方在哪?它不仅让人显得靠谱,关键时刻还能救命。去年医院里有个急诊病人,症状看着像食物中毒,刚来的实习医生突然想起某本医学杂志提过的罕见病例,结果真查出了重金属中毒。要不说啊,肚子里有货的人,指不定哪天就成了别人的救命稻草。
最后唠点实在的,咱普通人咋培养这本事?我的土办法是“主题式浸泡”。比如最近迷上观鸟,就专门找纪录片、鸟类图鉴、民间传说连着看,上周在公园居然能跟观鸟爱好者聊迁徙路线聊得火热。知识这东西吧,像滚雪球,越专注某个领域,滚起来速度越快。记住咯,博闻强识不是比谁记得多,而是看谁能把散装信息串成珍珠项链。
说到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博闻强识更像是种思维导航仪。它让人在碎片化信息浪潮里,既能看清每片浪花的模样,又能把握住整个海洋的流向。下次遇到侃侃而谈的“百事通”,别光顾着羡慕,试着找个感兴趣的领域深耕,说不定下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