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ǎng rán dà wù
成语解释: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某事突然明白
繁体字形:怳然大悟
英文翻译:see light suddenly
恍:1.恍然:恍悟。2.仿佛(与“如、若”等连用):恍如梦境。恍如隔世。恍若置身其间。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悟:了解;领会;觉醒:觉悟。若有所悟。恍然大悟。悟出一个道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盯着一个数学题苦思冥想半小时,突然一拍大腿:“原来是这样!”那一刻就像有人往脑子里泼了盆冰水,所有迷雾瞬间消散。这种体验,用成语来说就叫“恍然大悟”。
为什么人们会突然开窍呢?其实大脑在持续思考时,神经突触会不断建立新连接。就像揉面团需要静置发酵,思维也需要沉淀时间。当零碎的线索突然形成完整逻辑链,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出现了。去年我研究智能家居方案时,连续三天卡在传感器布局问题上,某天洗澡时突然想通——原来该用蜂窝结构排列,这个顿悟直接省下了二十页草稿纸。
这种认知突破多发生在什么时候?心理学实验显示,人在放松状态下更容易触发灵感。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就是在泡澡时发现浮力定律,兴奋得光着身子跑上街。现代职场人也该学会“放空”,我常建议团队伙伴:遇到瓶颈就去喝杯咖啡,对着窗外发会儿呆,比盯着屏幕死磕更有效。
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反而更难体会恍然大悟的快乐。短视频平台每分钟推送新刺激,社交媒体不断切割注意力。上周朋友抱怨“脑子像生锈的齿轮”,我建议他每天留半小时关闭手机,专注做木工活。三周后他兴奋地展示自制的榫卯书架——那些结构原理,他说都是在刨木头时突然想明白的。
培养这种思维闪光其实有窍门。随身带本子记录零散想法,定期像拼拼图那样整理。我书桌玻璃板下压着五颜六色的便签纸,上周刚把三个月前记的“用户画像重叠度”和昨天的“数据孤岛问题”联系起来,想通了跨部门协作的新方案。有时候答案早就藏在日常碎片里,只等某个契机把它们串成珍珠项链。
保持适度好奇心,允许思维偶尔漫游,给潜意识留点发酵空间。下次遇到难题别急着求答案,试试哼着歌整理桌面,或许整理着整理着,答案就自己跳出来了。毕竟最精彩的剧本转折,往往发生在放下剧本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