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è dá zhī xīn
成语解释:见“恻隐之心”。
成语出处:晋·苻郎《苻子》:“观刑曰乐,何无恻怛之心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有同情心
繁体字形:惻怛之心
英文翻译:sympathy
恻:悲伤:恻然。凄恻。
怛:1.忧伤;悲苦:惨怛。怛伤。2.畏惧;惧怕。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哎呦,这“恻怛之心”听着挺文绉绉的,说白了不就是同理心plus版嘛!举个例子,老王看到邻居家孩子大冷天穿单衣上学,二话不说翻出自家孩子的羽绒服送过去,这就是典型的“恻怛之心”——心里那个揪着疼的感觉推着人行动。
等等,可能有人要问:这和普通同情心有啥区别?你瞅啊,普通同情可能只是心里难受,但恻怛之心自带行动属性。就像上周菜场张阿姨摔了菜篮子,路人甲摇摇头走了,路人乙却蹲下来帮忙捡菜——后者的反应才配得上“恻怛”这个词儿。
说到这儿突然想到,现在网上总有人说“人心冷漠”,其实这事儿得两看。就拿我们小区来说,去年搞了个“共享药箱”,谁家缺个退烧药、肠胃药的,直接在群里喊一声就有人送。这种自发的互助,不就是恻怛之心在社区里的集体亮相嘛!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网上那些键盘侠的毒舌评论,跟恻怛之心简直南辕北辙。有次看到个外卖小哥雨中滑倒的视频,底下居然有人嘲笑他车技差。这时候我就想啊,要是大家都能调动点恻怛之心,网络环境说不定能温柔三分。
你可能会好奇,这心态能培养吗?还真别说,我自个儿试过个小妙招:每天刻意观察三个需要帮助的场景。刚开始觉得刻意,后来在公交让座、帮老人提重物时,那种“心里被轻轻扯了一下”的感觉越来越自然。这大概就是恻怛之心从认知到习惯的进化过程吧。
说到底,恻怛之心就像心灵防寒服,既温暖别人也保温自己。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保持这种柔软的心态,反而能让咱们活得更有人味儿。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不妨试试唤醒自己的恻怛之心,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