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g
  • kǒng
  • shī
  • c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g kǒng shī cuò

成语解释:措:安排。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成语出处:都德《柏林之围》:“我和他惊恐失措地互相看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指害怕

繁体字形:驚恐失措

英文翻译:Panic stricken

惊恐失措的意思

惊: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恐:1.害怕;畏惧:恐慌。惊恐。有恃无恐。诚惶诚恐。2.使害怕:恐吓。3.恐怕:恐难胜任。他不出席恐有原因。

失: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措:1.安排;安放:措置。手足无措。2.计划办理:筹措。

成语评论

惊恐失措”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呢?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明正走在漆黑的小巷里,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顿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整个人僵在原地,书包里的水杯哐当掉在地上。这时候用“惊恐失措”形容他的状态,是不是特别贴切?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反应是不是太夸张了?”其实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当我们遇到突发危险时,大脑的杏仁核会像火警警报器一样突然启动,暂时覆盖理性思考功能。就像上周新闻里那位快递小哥,送件时遇到楼里火灾警报误响,他抱着快递箱在楼道里转了三圈才找到安全出口,这就是典型的惊恐失措表现。

不过生活中很多“惊恐失措”并不涉及真正危险。比如公司突然通知要即兴演讲,王姐在会议室门口来回踱步,把发言提纲折成了纸飞机都没发现。这种既真实又带点滑稽的场景,反而让成语的使用更生动。我观察到现代人更容易在信息过载时产生类似反应,比如手机突然弹出二十条工作消息时,很多人会陷入短暂的决策瘫痪。

再来看个对比案例:消防演习时,接受过培训的员工能快速列队撤离,而新来的实习生却抓着水杯在茶水间转圈。这说明惊恐失措的程度其实与经验储备直接相关。就像老司机遇到爆胎能淡定换备胎,而新手可能会握着方向盘发抖,这种对比恰好印证了成语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有趣的是,动物世界也有类似表现。去年动物园直播里,孔雀被无人机吓得满场乱窜,羽毛都掉了两片。这种跨越物种的应激反应,让我们更能理解“惊恐失措”是人类共有的生存机制。下次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妨给自己三秒深呼吸时间,你会发现肾上腺素的浪潮很快就会退去。

最后说点个人体会: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与其害怕出现惊恐失措的瞬间,不如把它看作检验心理韧性的机会。就像上周地铁急刹时,我旁边的小学生反而最先稳住身形,还顺手扶住了晃动的行李箱——这大概就是成语新解的最佳示范了。

惊恐失措的造句

  1. 造句 在真实的紧急情况下,我想很多人会惊恐失措。
  2. 造句 付作明不动声色地看着纪检人员把惊恐失措哭天抢地的龙潭泉带走后,一屁股地跌坐在椅子,一阵无力感,喃喃道:造孽啊,是哪个狗崽儿干的.
  3. 造句 叶圣华惊恐失措,神色慌张,身体为之颤抖,惊魂未定的双手快速结印,“定”。
  4. 造句 又连续杀了四人才冲到苏慕然等人前面的周天,虫刃指向惊恐失措的两帮人,阴森森的低喝让人连灵魂都止不住颤栗。
  5. 造句 这些兽族的女孩,个个都是勇敢好战,武技也是不凡,但面对这巨大的手掌,竟是毫无战斗之意,反而是惊恐失措,如同一个个胆小软弱的小女孩。
  6. 造句 两日来这两条狼便是这么不远不近坠着群盗,伺机而动,如猫捉老鼠一般抓了放,放了再抓,直至所猎之物惊恐失措受尽折磨方将其咬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