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g
  • huáng
  • shī
  • c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g huáng shī cuò

成语解释: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成语出处: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驚惶失措

英文翻译:be thrown into a panic

惊惶失措的意思

惊: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惶:恐惧:惶恐。惊惶。

失: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措:1.安排;安放:措置。手足无措。2.计划办理:筹措。

成语评论

惊惶失措”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来看一个例子:“听到门外突然传来巨响,小猫吓得惊惶失措,一头撞进了沙发底下。”这里既描述了动物的慌乱,又用动作细节让场景更生动。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突发状况吗?不完全对。比如职场场景:“新同事第一次主持会议,看到投影仪黑屏的瞬间惊惶失措,手指紧紧捏住了翻页笔。”这说明即使不是危险事件,面对计划外的变故导致的心理失控同样适用。

从个人观察看,现代人更容易在信息过载时出现类似状态。上周在地铁站见到一位女士,手机没电后盯着路线图足足愣了一分钟——科技依赖削弱了部分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这种“软性惊惶”正在成为新常态。

如何区分“惊惶失措”和普通紧张?关键在于行为失控的程度。比如考试场景:“监考老师提醒还剩十分钟时,后排考生惊惶失措地把选择题答案填错了位置。”这里不仅有心慌,更出现了实际错误,比单纯的紧张更严重。

有趣的是,某些特定场景会放大这种反应。朋友曾分享登山经历:“暴雨突至时,向导反而最冷静,反而是平时最镇定的队友惊惶失措地想要独自下山。”这说明经验值和环境熟悉度会直接影响心理韧性。

最后看个反向案例:“虽然火警铃突然响起,但经过消防演练的员工们有条不紊地撤离,没有出现惊惶失措的状况。”这提醒我们,预案和训练能有效降低突发事件的破坏力——应对慌乱的最好方式,是提前建立有序的反应机制。

惊惶失措的造句

  1. 造句 如遇意外情况,请大家镇定对待,切勿惊惶失措。
  2. 造句 遇到危险情况要沉着应付,不要惊惶失措。
  3. 造句 地震时,只觉天摇地动,所有人无不惊惶失措,抱头鼠窜。
  4. 造句 在刑警队的围追堵截下,罪犯惊惶失措,落入包围圈。
  5. 造句 敌人吃了败仗以后,成了惊弓之鸟,一遇风吹草动,就惊惶失措。
  6. 造句 证人的话正中他的要害,他只觉得如芒刺在背,惊惶失措。
  7. 造句 如有意外事故,应镇定些,千万不要惊惶失措。
  8. 造句 一个男人惊惶失措地向上帝忏悔说:"我是个伤天害理的骗子,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为了不至于饿死,骗了一个和尚手里唯一的馍馍,现在我良心发现,想要做个好人.但是和尚已经饿死了,我罪无可赦,回不了头了!"。
  9. 造句 从失火的旅馆中跑出来乱窜的惊惶失措的人群。
  10. 造句 在解放军无坚不摧的进攻下,敌军士气沮丧,惊惶失措,纷纷四散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