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iān huā nòng liǔ
成语解释:比喻玩弄女人。
成语出处:元·高明《琵琶记·瞷询衷情》:“绿鬓仙郎,懒拈花弄柳,劝酒持觞,眉颦知有恨,何事苦相防?”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拈蘤弄桺
英文翻译:Picking flowers and making willows
拈:用手指头夹;捏:信手拈来。注:拈,旧又读niǎn,同“撚”“捻”,义为“用手指搓”。《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据此将“撚”处理为“拈”的异体字。但今天“用手指搓”的意义多使用“捻”,而在“拈”字下只注niān音,义为“用手指夹取”。因此,今天“拈”(niān,用手指夹取)与“撚”(niǎn,用手指搓)音义都不同,二者已不存在异体关系,不再将“撚”作为“拈”的异体字。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弄:[nòng]1.手拿着、摆弄着或逗引着玩儿:他又弄鸽子去了。小孩儿爱弄沙土。2.做;干;办;搞:弄饭。这活儿我做不好,请你帮我弄弄。把书弄坏了。这件事总得弄出个结果来才成。3.设法取得:弄点水来。4.耍;玩弄:弄手段。舞文弄墨。[lòng]小巷;胡同(多用于巷名):里弄。弄堂。一条小弄。
柳:1.落叶乔木或灌木。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杞柳等。叶狭长,种子有毛。枝条柔韧,可供编织。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拈花弄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到底啥意思呢?其实它原指人闲来无事摆弄花草柳枝,后来常用来比喻人做事不专注,把精力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比如:小明本打算复习考试,结果一会给绿植浇水,一会整理书架,真是典型的拈花弄柳。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游手好闲”有啥区别?关键在于动机。游手好闲是压根不想干事,而拈花弄柳的人其实有正事要做,只是被琐碎事物分散了注意力。就像你本想写工作报告,却花半小时调整PPT字体颜色——这种“积极的无用功”才是成语的精髓。
生活中这种现象特别常见。比如同事总把“优化工作流程”挂在嘴边,结果整天折腾表格配色;朋友说要健身减肥,却买了五套运动服才开始跑步。这些行为看似在做事,实则像追着蝴蝶跑的小狗,离目标越来越远。
不过换个角度看,拈花弄柳未必全是坏事。我见过设计师通过摆弄办公室多肉植物获得灵感,程序员调试代码间隙整理文件夹反而提高效率。关键要把握“适度原则”——就像做菜撒盐,放少了没味,放多了齁嗓子。
下次发现自己又在“拈花弄柳”怎么办?试试“三分钟法则”: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事和主要目标有关吗?现在必须做吗?三分钟能解决吗?如果答案都是否,赶紧回到主战场。毕竟,柳条再美也不能当饭吃,花儿再香也顶不了正事儿啊。
春日的柳枝随风摇曳,夏日的荷花亭亭玉立,这些美好事物本身没有错。就像古人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偶尔拈花弄柳能调节状态,但记得把主要精力留给真正需要深耕的土壤。毕竟,专注种下的种子,才能结出最甜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