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ān
  • gāng
  • dǐ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á shān gāng dǐng

成语解释:拔:拔起来。扛:两手举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为青铜铸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拔起大山;举起鼎。形容力大无比。

成语出处: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力气极大

繁体字形:拔山摃鼎

英文翻译:strong enough to pull up mountains and raise tripods

拔山扛鼎的意思

拔:1.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剑。拔刺。拔了一颗牙。拔了祸根。2.吸出(毒气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选(多指人才):选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类拔萃。6.夺取;攻克(据点、城池等):连拔敌军三个据点。7.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扛:[káng]1.用肩膀承担物体:扛枪。扛着锄头。这个任务你一定要扛起来。2.支撑;忍耐:冷得扛不住了。[gāng]1.用两手举(重物):力能扛鼎。2.抬东西。

鼎: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3.大:鼎力。鼎言。4.锅。5.姓。6.正当;正在:鼎盛。

成语评论

哎呦喂,朋友们!说到"拔山扛鼎"这成语啊,咱们先来掰扯掰扯它的本意。你猜这词儿最早是形容谁的本事?没错儿,就是那位力能举鼎的楚霸王项羽!《史记》里说他"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夸张手法把英雄气概写得活灵活现。

那问题来了:现在谁还能真拔山扛鼎啊?您别说,现代社会还真有这种精神传承。比如咱们村老王修水库那会儿,硬是带着乡亲们凿穿了半座山,这不就是新时代的"拔山"壮举吗?不过得提醒大伙儿,这成语现在主要用来形容人做事有魄力,可不是真让人去扛大鼎啊!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我二叔开公司那会儿也被人夸过"有拔山扛鼎的气魄"。当时他接下个别人都不敢接的工程,天天带着团队连轴转。您猜怎么着?最后愣是把项目给啃下来了!这种敢想敢干的劲儿,不就是成语的现代演绎吗?不过要我说啊,这种精神虽好,也得量力而行,您说对吧?

最近看新闻说有个小姑娘独自照顾生病的父母和弟弟,网友都说她"扛起了整个家"。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扛鼎"吗?虽然没真的举鼎,但这种承担家庭重担的勇气,可比古时候的蛮力更有现实意义。所以说啊,成语的生命力就在于能与时俱进。

最后给大伙儿说个冷知识:现在健身房里练硬拉的哥们,要是能举起特别重的杠铃,教练也会开玩笑说"你这是要拔山扛鼎啊"。你看,老祖宗的成语就这么自然地融入了现代生活,既保留了文化基因,又增添了新趣味。下次看见别人办成啥大事儿,不妨用这个成语夸一夸,保准显得特有文化范儿!

要说这事儿给我的启发啊,就是每个时代都需要这种"拔山扛鼎"的精神,但表现形式可以更灵活。就像咱小区里组织垃圾分类的张大妈,天天挨家挨户做工作,不也是在用她的方式"移风易俗"吗?有时候改变世界的未必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您品,您细品,是不是这个理儿?

拔山扛鼎的造句

  1. 造句 若不是大恩人拔山扛鼎,我命休矣!
  2. 造句 胖子变身后,有拔山扛鼎之力,这一顿老拳下来,即使怪兽身披鳞甲,也禁不住胖子这一顿打。
  3. 造句 你看我,孔武有力,人高马大,拔山扛鼎,闲杂人等哪里伤得了我!
  4. 造句 项羽虽名为霸王,力能拔山扛鼎,见到这种神鬼阵势也不由得心里打鼓。
  5. 造句 暗鸣叱咤则风云变色,纵横驰骋则万人辟易,拔山扛鼎,穿金裂石,轻如飞鸟,捷似猿猱,都可以作为意念活动的内容。
  6. 造句 这两个人,是昨日出山打猎,刚刚回村的村民,不仅有拔山扛鼎之力,且身经百战,无数次战胜百尺巨蟒,五米巨猿。
  7. 造句 那举重运动员走上台,往杠铃前一站,膀圆腰粗,胸脯尽是黑毛,立在那儿像半堵黑塔,是个拔山扛鼎的大力士。
  8. 造句 一般凡可以增加自己威力的,如雷鸣叱咤则风云变色,纵横驰骋则万人辟易,拔山扛鼎,穿金裂石,轻如飞鸟,捷似猿猱,都可以作为意念活动的内容。
  9. 造句 这样的一个监牢,就算是以前的能偷梁换柱的纣王还是往后能拔山扛鼎的项羽,也休想赤手空拳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