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àn
  • xīng
  • z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ō luàn xīng zhì

成语解释:拨:治理;兴:兴起。平定乱世,进行治理

成语出处:晋·常璩《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为会稽太守,拨乱兴治,立文学,学徒以千数。”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治理国家

繁体字形:撥亂興治

英文翻译:Stir up disorder and promote governance

拨乱兴治的意思

拨:1.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拨门。拨船。拨开云雾。2.分出一部分发给;调配:拨粮。拨款。拨两个人到锻工车间工作。3.掉转:拨头便往回走。4.用于成批的人或物:工人们分成两拨儿干活儿。大家轮拨儿休息。

乱: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兴:[xīng]1.兴盛;流行:复兴。新兴。现在已经不兴这种式样了。2.使盛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3.开始;发动;创立:兴办。兴工。兴利除弊。百废俱兴。4.起;起来:晨兴(早晨起来)。夙兴夜寐。5.准许(多用于否定式):说话要有根据,不兴胡说。6.或许:明天他也兴来,也兴不来。7.姓。[xìng]兴致;兴趣:豪兴。助兴。败兴。雅兴。游兴。

治:1.治理:治家。治国。自治。治标。治本。治淮(淮河)。2.指安定或太平:治世。天下大治。3.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县治。府治。省治。4.医治:治病。我的病已经治好了。5.消灭(害虫):治蝗。治蚜虫。6.惩办:治罪。惩治。处治。7.研究:治学。8.姓。

成语评论

拨乱兴治”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特别近。比如一家公司内部流程混乱,新上任的CEO果断砍掉重复部门、优化协作流程,三个月后团队效率翻倍——这就是典型的“拨乱兴治”。

为什么说“拨乱兴治”不仅仅是历史书里的词?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原指平定乱世、恢复秩序。但现代社会里,小到家庭账目混乱后重新规划,大到企业数字化转型,本质上都是在用不同形式实践这个概念。就像去年我家重新整理储物间,把十年没动过的旧物分类处理,空间利用率立刻提升50%,这种化混乱为有序的过程让人特别有成就感。

最近接触的创业公司案例很有意思。创始人接手时公司现金流断裂,他先是暂停所有非核心业务,接着用数据工具重新梳理客户画像,最后聚焦在三个盈利产品线上。这种“先止血,再造血”的策略,正是现代版的拨乱兴治。现在的年轻管理者更擅长用数字化工具实现快速调整,这比古人单纯靠政令推行高效得多。

有人可能会问:“乱到什么时候才需要大动干戈地整治?” 我的观察是,当事物运行的摩擦成本超过改变成本时,就是最佳时机。就像手机存储空间不足,有人选择每天删照片将就用,有人直接备份数据恢复出厂设置。后者看似麻烦,但彻底解决问题后使用体验焕然一新。

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发现个有趣现象。原本杂乱无章的居民活动室,经过志愿者重新规划功能分区,新增的读书角和共享工具墙反而激发了邻里互动。这让我想到,拨乱兴治不仅仅是恢复旧秩序,更可能创造新价值。就像整理房间时发现的旧相机,通过二手平台流转,既腾出了空间又创造了收益。

最近读到某城市改造老旧工业区的案例,政府没有简单拆除,而是保留厂房结构改建文创园区。这种既尊重历史又注入新生的改造方式,堪称城市治理层面的拨乱兴治。这提醒我们,面对混乱时不必全盘否定,有时带着发现的眼光梳理现有资源,反而能打开新局面。

越来越觉得这个成语背后藏着应对变化的智慧。它既需要壮士断腕的决断力,也要有抽丝剥茧的耐心,更重要的是保持“破而后立”的乐观信念。下次遇到看似无解的局面时,不妨想想:或许这正是施展拨乱兴治智慧的绝佳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