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éi
  • yào
  • zāng
  • zhuō
  • jiān
  • yào
  • shu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á zéi yào zāng,zhuō jiān yào shuāng

成语解释:赃:赃物;奸:通奸。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斩鬼传》第11回:“俗语说得好,拿贼要赃,捉奸要双……今日他的老婆,为何不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拿贼要赃,捉奸要双

英文翻译:Take the thief for the booty, catch the traitor for the double

拿贼要赃,捉奸要双的意思

拿:1.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他手里拿着一把扇子。把这些东西拿走。2.用强力取;捉:拿下敌人的碉堡。拿住一个小偷。凭他多年的教学经验,这门课他拿得下来。3.掌握:拿权。拿事。这事儿你拿得稳吗?4.刁难;要挟:这件事谁都干得了,你拿不住人。5.装出;故意做出:拿架子。拿腔作势。6.领取;得到:拿工资。拿一等奖。7.强烈的作用使物体变坏:这块木头让药水拿白了。碱搁得太多,把馒头拿黄了。8.引进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意思跟“用”相同:拿尺量。拿眼睛看。拿事实证明。9.引进所处置或所关涉的对象:别拿我开玩笑。

贼:1.偷东西的人。2.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工贼。卖国贼。3.邪的;不正派的:贼心。贼眉鼠眼。贼头贼脑。4.狡猾:老鼠真贼。5.伤害:戕贼。6.很;非常(多用于令人不满意的或不正常的情况):贼冷。贼亮。

要:[yào]1.重要:主要。紧要。险要。要事。要道。2.重要的内容:纲要。摘要。提要。择要记录。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他要一台电脑。这本书我还要呢!4.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要账。小弟弟跟姐姐要钢笔用。5.请求:她要我替她写信。6.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要学游泳。7.助动词。须要;应该:路很滑,大家要小心!。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8.需要:我做件上衣要多少布?。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要两个小时。9.助动词。将要:我们要出国旅游了。要下雨了。10.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11.如果:明天要下雨,我就不去了。12.要么:要就去打球,要就去溜冰,别再犹豫了。[yāo]1.求:要求。2.强迫;威胁:要挟。3.同“”。4.又同“”。

赃:贪污受贿或偷盗所得的财物:追赃。退赃。

捉:1.握;抓:捉笔。捉襟见肘。2.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捉。活捉。捉拿。捉贼。猫捉老鼠。

奸:1.奸诈:奸笑。奸计。老奸巨猾。2.不忠于国家或君主的:奸臣。3.出卖国家、民族或阶级利益的人:汉奸。内奸。为党除奸。4.自私;取巧:藏奸耍滑。这个人才奸哪,躲躲闪闪不肯出力。5.奸淫:通奸。强奸。

要:[yào]1.重要:主要。紧要。险要。要事。要道。2.重要的内容:纲要。摘要。提要。择要记录。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他要一台电脑。这本书我还要呢!4.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要账。小弟弟跟姐姐要钢笔用。5.请求:她要我替她写信。6.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要学游泳。7.助动词。须要;应该:路很滑,大家要小心!。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8.需要:我做件上衣要多少布?。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要两个小时。9.助动词。将要:我们要出国旅游了。要下雨了。10.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11.如果:明天要下雨,我就不去了。12.要么:要就去打球,要就去溜冰,别再犹豫了。[yāo]1.求:要求。2.强迫;威胁:要挟。3.同“”。4.又同“”。

双:1.属性词。两个(多为对称的,跟“单”相对):双翅。举双手赞成。男女双方。2.用于成对的东西:一双鞋。一双手。买双袜子。3.属性词。偶数的(二、四、六、八等,跟“单”相对):双数。双号。4.加倍的:双料。双份。5.姓。

成语评论

拿贼要赃,捉奸要双”这句老话,听起来像是电视剧里的台词,但它到底想表达什么?举个栗子:公司里有人怀疑同事偷了办公用品,跑去跟老板告状,结果老板反问:“你有证据吗?”对方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这时候老板说:“拿贼要赃,捉奸要双,没证据可不能随便冤枉人。”——你看,核心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总强调“证据”的重要性?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像炒菜得先开火,治病得先诊断,想要解决问题,总得有个抓手。比如小区里张阿姨和王大爷吵架,张阿姨咬定对方偷摘自家种的丝瓜,但既没监控又没人证。物业调解时就说:“您这情况就像‘拿贼要赃’,咱们得先找着丝瓜皮或者目击者才行啊。”这时候矛盾双方反而冷静下来,开始理性沟通。这说明什么问题?没有证据支撑的说法,就像没放盐的汤,再热闹也经不起推敲。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调个监控分分钟的事,这成语是不是过时了?”我反倒觉得更有现实意义。去年朋友公司遇到商业泄密,所有人都怀疑新来的实习生,结果技术部通过邮件追踪发现是离职员工干的。这就好比“捉奸要双”——哪怕看起来板上钉钉,也得找到实实在在的“双”才能下结论。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是在教我们避免被表象带节奏。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平衡。既提醒我们重视实证,又暗示不能草木皆兵。就像邻居家的猫总来偷吃我家鱼干,我在阳台装上摄像头才敢去理论。结果发现是流浪猫干的——要是不留证据就去质问,岂不是既伤和气又冤枉好人?所以说啊,生活中很多矛盾,差的就是那“一赃一证”的理性缓冲。

最后说个反常识的角度:有时候“找不到赃”反而是好事。前阵子听说有个丈夫疑心妻子外遇,雇人跟踪三个月一无所获,反而因为这事想通了,两口子关系更好了。你看,当“拿贼要赃”变成督促自己理性思考的契机,坏事也能变好事。这大概就是老话里藏着的生活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