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ōng chéng lüě dì
成语解释:见“攻城略地”。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4回:“李密诸将士,当时攻城掠地,倚着金帛来得易,也用得易。”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征战
繁体字形:攻城掠地
英文翻译:to attack cities and capture territories
攻:1.攻打;进攻(跟“守”相对):围攻。攻城。能攻能守。攻下敌人的桥头堡。2.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攻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3.致力研究;学习:专攻。一门心思攻外语。4.姓。
城:1.城墙:城外。万里长城。2.城墙以内的地方:城区。东城。3.城市(跟“乡”相对):山城。进城。满城风雨。连下数城。城乡物资交流。
掠: 掠 lüè ㄌㄩㄝˋ 夺取:掠夺。掠取。抢掠。劫掠。 擦过:掠视。浮光掠影。 拷打:掠笞。掠治。拷掠。 砍伐:掠林。 顺手抓取:随手掠起一根棍子。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攻城掠地”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古代战争里的场景,但放在今天还能用吗?举个例子:某科技公司连续推出三款爆款产品,市场份额从10%飙升到40%,同行感叹“这简直是现代版的攻城掠地”。这里用成语形容的不是真刀真枪的战争,而是商业竞争中的快速扩张。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讲究合作共赢,攻城掠地会不会显得太霸道?”其实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攻”和“掠”。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某品牌通过技术创新攻破技术壁垒,用差异化服务掠取用户心智——这样的“攻城掠地”反而推动了整个行业进步。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真正擅长“攻城掠地”的往往不是横冲直撞的猛将。就像下围棋的高手,表面看似在局部让步,实则通过布局在全局形成包围。某连锁餐饮品牌避开一线城市红海,先拿下三四线城市,等积蓄足够力量再杀回核心商圈,这种迂回战术反而更符合现代商战的精髓。
有个读者曾质疑:“用战争词汇描述商业活动会不会助长恶性竞争?”我的观点是:成语本身是中性的,就像菜刀能切菜也能伤人。重点在于使用者的目的和方法。当某企业用专利技术突破行业瓶颈时,这种“攻城掠地”实际上创造了新的价值空间,反而让竞争对手有了升级动力。
最近看到个典型案例:直播电商平台通过内容创新攻破传统货架电商的城墙,用互动体验掠取用户时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消费者得到了更丰富的购物体验,商家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这让我想到——新时代的“城”和“地”,可能早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了。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在职场中想要“攻城掠地”时,是先磨利自己的剑,还是先看清哪座城值得攻?有位资深HR告诉我,他们最欣赏的候选人往往带着“建设方案”来面试,而不是空洞的“占领宣言”。这个细节或许揭示了现代竞争中“攻”与“建”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