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ì zè bù shí

成语解释:太阳已偏西还不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成语出处: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况欲以过门不入、日昃不食之世,反诸标枝野鹿,其不为西晋者几希?”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指人勤奋

繁体字形:日昃不食

英文翻译:Not to eat

日昃不食的意思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昃:日仄;太阳偏西。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成语评论

日昃不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的场景你一定经历过。太阳已经西斜到天边,人却忙得顾不上吃饭——比如你正赶着项目最后期限,明明过了饭点,同事喊你下楼吃饭,你却摆摆手说“再改两页PPT”。这种专注到忘我的状态,正是“日昃不食”的生动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外卖随手就能点,为什么还要用这个成语?其实它更像一面镜子,照见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创业者盯着电脑屏幕改商业计划书时,直播主播连续五小时没离开镜头时,他们都在用不同形式重复着“日昃不食”的故事。这个两千年前的词语,意外地戳中了今天快节奏生活的痛点。

但硬币总有另一面。去年我亲眼看见隔壁工位的设计师因为长期饮食不规律住院,才意识到“废寝忘食”的背面可能写着健康警告。就像手机需要充电,人的身体也需要按时补充能量。我们可以欣赏那些为理想全情投入的瞬间,但更要学会在专注与自洽间找到平衡点。

下次当你沉浸在某件重要事情时,不妨设置个闹钟提醒自己。毕竟真正的效率不在于饿着肚子硬撑,而是张弛有度的节奏感。那些既能抓住灵感火花,又记得给自己泡杯热茶的人,或许才是真正的生活艺术家。

这个古老的成语像条时光隧道,让我们看见不同时代奋斗者的剪影在重叠。它既是对专注精神的礼赞,也是写给现代人的温柔提醒——别让追逐太阳的脚步,踩碎了自己生命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