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uè
  • jiāo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ì yuè jiāo shí

成语解释:比喻作对,相斗。

成语出处: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爷!怪事,怪事!只见日月交食,不曾见辘轴退皮。”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彼此争斗

繁体字形:日月交食

英文翻译:Eclipses of the sun and the moon

日月交食的意思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交:1.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交活。交税。交公粮。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2.到(某一时辰或季节):交子时。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3.连接;交叉:交界。两直线交于一点。4.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两省之交。5.结交;交往:交朋友。建交。6.友谊;交情:绝交。一面之交。7.(人)性交;(动植物)交配:交媾。杂交。8.互相:交换。交流。交易。交谈。9.一齐;同时(发生):交加。交迫。交集。10.姓。11.同“”(jiāo)。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成语评论

日月交食”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其实它背后藏着个有趣的逻辑。举个例子:张三和李四本来关系不错,结果因为一次误会大吵一架,邻居们私下议论:“他俩这架势,简直是日月交食啊!”这里的“日月”比喻两个重要的人,“交食”就像突然被阴影笼罩,生动描绘了关系恶化的戏剧性转变。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天文现象比喻人际关系呢?其实古人观察日食月食时,发现光明被遮蔽只是暂时的。就像老王的创业团队,核心成员闹矛盾时项目停滞,但三个月后他们冰释前嫌,产品反而做得更好了,正好印证了“日月交食终有时,云开雾散见青天”的道理。

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依然鲜活。比如某科技公司两位高管内斗导致股价大跌,财经评论员写道:“管理层日月交食的状态,让投资者捏了把冷汗。”这种用法既保留古典韵味,又精准传递了权力斗争的紧张感。有意思的是,我在博物馆见过明代官场书信,当时就用“恐有日月之蚀”暗示派系斗争,可见这个比喻的生命力跨越了六个世纪。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年轻人开始赋予成语新解。有网络小说描写情侣分手时写道:“我们的感情经历了三次日月交食”,把关系中的重大冲突比作周期性天文现象。这种创造性使用,或许会让这个四字成语在数字时代焕发第二春。

当我们面对人际矛盾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的启示:再剧烈的冲突也像日食月食,黑暗终会过去。关键是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就像天文学家能精准预测日月食的时间,成熟的沟通机制也能帮助人们走出关系的“至暗时刻”。毕竟,阴影的存在,反而证明了光明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