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uè
  • cuō
  • t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ì yuè cuō tuó

成语解释: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成语出处:晋·阮籍《咏怀》诗:“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分句;指虚度光阴

繁体字形:日月蹉跎

英文翻译:the days and months are slipping by , wasted

日月蹉跎的意思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蹉:1.跌跤。2.差误。3.通过。

跎:见〖蹉跎〗。

成语评论

日月蹉跎”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在说太阳和月亮偷懒摸鱼?比如张三年初立下flag要学编程,结果每天下班就刷短视频,年底发现自己连最简单的代码都写不出来,这时候朋友一句“你这真是日月蹉跎啊”,瞬间扎心又贴切。

有人会问:蹉跎的到底是时间还是我们自己?其实就像装满水的玻璃杯,放在桌上不喝,水不会自己消失,但阳光一晒就悄悄蒸发了。二十岁觉得“有的是时间”,三十岁发现“时间有的是,但机会不常有”,这就是典型的自我认知与客观时间错位的例子。

楼下王阿姨的故事特别典型。她十年前就想开烘焙店,结果纠结选址、担心竞争,到现在还在用“市场调研”当借口。最近看到小区新开的甜品店生意火爆,才拍着大腿说:“哎!这不就是我当年想做的抹茶蛋糕吗?”你看,时间从来不会等谁准备周全。

年轻人最容易掉进哪些蹉跎陷阱?最常见的就是“等我...就...”句式:等买了单反再学摄影,等换工作再考证,等退休再培养兴趣。结果相机在防潮箱吃灰,报名表在抽屉泛黄,退休后反而被带孙子拴住了手脚。其实报个手机摄影课,每天通勤听网课,周末去公园拍花草,根本不需要万事俱备。

我有个朋友的做法很有意思。她把年度计划拆成十二个“月主题”,三月学咖啡拉花,八月练钢笔字,十二月尝试滑雪。不一定每个都精通,但每个月底朋友圈的成果展示,活生生把日子过成了连载漫画。这种“小步快跑”的模式,反而治好了她多年的拖延症。

说到这儿想起个冷知识:古人用日晷计时时,阴雨天就真的“蹉跎”了时间。现在手机都能显示秒针跳动,我们反而更容易被碎片信息带偏节奏。下次刷手机超过半小时时,不妨想想:这半小时换来了放松愉悦,还是换来了焦虑空虚?

其实对抗蹉跎有个妙招——把“时间管理”改成“精力分配”。就像打游戏要计算技能冷却时间,早起两小时能做一套瑜伽+早餐,但熬夜两小时可能只是多看了三集注水剧。找到自己的黄金时间段,比逼着自己早起更重要。

最后说句实在话,真正可怕的不是岁月流逝,而是多年后回望时,发现自己既没有活成想要的样子,也没有享受当下的快乐。与其纠结“有没有虚度光阴”,不如把每个“正在做”的事都认真对待,毕竟,连发呆晒太阳也可以是高质量的生命体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