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áng
  • rán
  • ér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áng rán ér rù

成语解释: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须臾,李恢昂然而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人的傲慢态度

繁体字形:昂然而入

英文翻译:Enter with pride

昂然而入的意思

昂:1.仰:昂首。2.精神振奋:激昂。气昂昂。3.(价钱)高:昂贵。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入:1.进去。与“出”相对:入场。入冬。2.参加:入伍。入团。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岁入。5.入声。

成语评论

哎哟喂,说到“昂然而入”这个成语,你别说,用起来还真挺有画面感的!比如:“面试官刚喊到名字,小张就昂然而入,那股子自信劲儿瞬间让会议室安静了。”看到没?这词儿一用,立马让人脑补出那种抬头挺胸、气场全开的场景。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那这成语和‘大摇大摆’有啥区别?”嘿,问得好!说白了,“昂然而入”重点在精神气儿足,比如上台领奖时那种积极的状态;而“大摇大摆”多少带点嘚瑟的意思,像极了邻居家二哈拆完家还晃着尾巴的样子——这俩可不能随便换着用!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校运会上,咱们班拉拉队昂然而入操场,手里的彩球晃得裁判都眯起了眼。”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连加油打气的动作都显得特别有底气?要我说啊,这种成语就像给句子加了特效,瞬间让文字活灵活现。

话说回来,为啥现在年轻人用这成语的少了?依我看啊,倒不是成语过时了,而是大伙儿更爱说“气场两米八”这种网络热词。不过你想想,要是把“她踩着高跟鞋昂然而入”改成“她走路带风地进来”,是不是少了点文化味儿?要让我选,关键时刻还得靠这些经典成语镇场子!

最后给你支个招:下次要夸人状态好,别光说“你今天真精神”,试试“你这昂然而入的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要上台领奥斯卡呢!”保准对方听得心花怒放,还能顺带传播咱们的成语文化,这不就两全其美了嘛!

昂然而入的造句

  1. 造句 过不多时,一个白衣少年昂然而入,见到中年人,长揖不拜:“草民李心,见过帝师。
  2. 造句 陈举在衙门前的系马石把马栓好,就昂然而入。
  3. 造句 包厢的门推开,一个人昂然而入。
  4. 造句 大门忽然间被推开,几十名皂衣大汉簇拥着石应诏昂然而入。
  5. 造句 狄烈身体笔直,毫不迟疑昂然而入。
  6. 造句 使者昂然而入,张辽打量一下道:“公乃何人,辽并不相识,何谈旧友?”。
  7. 造句 说罢,他理也不理一脸尴尬的郭烈,昂然而入。
  8. 造句 初闻人声,东方云还断定来人在百丈开外,但声音未落,只见得大门前人影晃动,一个中年装扮的男子已是掀门昂然而入,目光朝着三人所在之处冷冷直视过来。
  9. 造句 朱鱼有些尴尬,但是此时此刻,他只能装作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昂然而入。
  10. 造句 无奈之余,金吾将军张直方率群臣迎义军于灞上,黄巢乘御用金撵,内着细甲外披杏黄战袍,后又众将保驾昂然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