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ūn tóu dā nǎo
成语解释:形容头脑发昏,糊里糊涂或精神不振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史槃《鹣钗记·萧豪》:“他撮空布桥,我昏头搭恼。”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
繁体字形:昬頭搭恼
英文翻译:To be confused and annoyed
昏:1.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昏。2.黑暗;模糊:昏暗。昏黄。昏花。天昏地暗。3.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昏庸。昏头昏脑。4.又同“婚”。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搭:1.支;架:搭桥。搭棚。喜鹊在树上搭了个窝。2.把柔软的东西放在可以支架的东西上:把衣服搭在竹竿上。肩膀上搭着一条毛巾。3.连接在一起:两根电线搭上了。前言不搭后语。搭伙。搭街坊。4.凑上;加上:把这些钱搭上就够了。这个工作不轻,还得搭上个人帮他才成。差点儿连命也给搭上。5.搭配;配合:粗粮和细粮搭着吃。大的小的搭着卖。6.共同抬起:把桌子搭起来在下面垫上几块砖。书柜已经搭走了。7.乘;坐(车、船、飞机等):搭轮船到上海。搭下一班汽车。搭国际航班。
恼:1.生气;忿恨:恼怒。恼恨。2.烦闷:苦恼。
昏头搭脑,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股迷糊劲儿,对吧?比如小明熬夜追剧后,第二天上班时走路撞到门框,同事问他怎么了,他挠挠头说:“昨晚没睡好,现在整个人昏头搭脑的。”你看,这画面感是不是瞬间拉满了?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昏头搭脑和‘头晕目眩’有什么区别?”其实前者更强调“思路混乱”,后者偏向“身体不适”。比如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结果知识点全混在一起,这时候的“昏头搭脑”更像大脑过载的死机状态。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趣的例子。老张去超市买酱油,结果拎回来三瓶醋,老婆气得直瞪眼。他摸着后脑勺解释:“货架上的标签贴得歪歪扭扭,看得我昏头搭脑的。”你看,这种情况谁没遇到过?生活中的小乌龙往往最能体现成语的妙处。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我们总在特定场景下“昏头搭脑”?从我自己的经验看,信息过载时最容易触发这种状态。比如同时处理五六个工作群消息,耳边还响着孩子的作业问题,这时候别说思考了,能记住自己中午吃了什么都算厉害。
有读者可能要问:“这种状态能改善吗?”当然可以!我发现把任务按优先级排序特别管用。上周我尝试用便签纸把待办事项贴墙上,结果工作效率直接翻倍。你看,有时候解决“昏头搭脑”的秘诀,可能就藏在最朴素的整理方法里。
最后说点个人看法:现代社会总在鼓吹“高效能”,但偶尔的“昏头搭脑”未必是坏事。就像电脑需要重启,人脑也需要放空时间。上周我在公园发呆半小时,回来居然想通了困扰两周的方案——这大概就是“清醒的糊涂”带来的意外收获吧。
下次当你感觉脑子像浆糊时,不妨试试换个环境走走。阳光穿过树叶的斑驳光影,远处孩童的笑声,说不定就能像擦掉雾气的玻璃窗,让思绪重新透亮起来。毕竟生活不是永动机,允许自己偶尔“掉线”,反而能走得更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