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ūn
  • tóu
  • n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ūn tóu dā nǎo

成语解释: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

成语出处: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一个新年里,弄得昏头搭脑,没些清楚。”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

繁体字形:昬頭搭腦

英文翻译:addlebrained

昏头搭脑的意思

昏:1.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昏。2.黑暗;模糊:昏暗。昏黄。昏花。天昏地暗。3.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昏庸。昏头昏脑。4.又同“”。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搭:1.支;架:搭桥。搭棚。喜鹊在树上搭了个窝。2.把柔软的东西放在可以支架的东西上:把衣服搭在竹竿上。肩膀上搭着一条毛巾。3.连接在一起:两根电线搭上了。前言不搭后语。搭伙。搭街坊。4.凑上;加上:把这些钱搭上就够了。这个工作不轻,还得搭上个人帮他才成。差点儿连命也给搭上。5.搭配;配合:粗粮和细粮搭着吃。大的小的搭着卖。6.共同抬起:把桌子搭起来在下面垫上几块砖。书柜已经搭走了。7.乘;坐(车、船、飞机等):搭轮船到上海。搭下一班汽车。搭国际航班。

脑:1.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脑髓。脑子(a.脑;b.指思考、记忆等能力)。脑筋。脑海。脑际。脑壳。脑颅。脑神经。脑下垂体。脑积水。脑溢血。电脑。2.头:脑袋。脑壳。头昏脑胀。脑满肠肥。3.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脑儿。4.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脑。薄荷脑。

成语评论

什么是“昏头搭脑”?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脑袋昏沉、思维混乱”,常用来形容人因疲惫、压力或注意力涣散而无法正常思考的状态。比如,有人熬夜赶工后第二天开会,全程眼神发直、答非所问,同事可能调侃:“你今早怎么昏头搭脑的?”这种场景化的用法既点明了状态,又带点善意的幽默感。

有人可能会问:昏头搭脑和“心不在焉”有什么区别?前者更强调生理或心理的疲惫导致的思维停滞,比如连续加班后的反应迟钝;而后者侧重主观上的注意力分散,比如上课走神想着周末聚餐。举个例子,考试前突击复习整夜的学生,第二天答题时写串了公式——这是典型的昏头搭脑;但如果是春游前一天在课堂上偷偷查攻略,那就是心不在焉了。

生活中如何避免这种状态?我个人有个小窍门:当发现自己在同一件事上反复出错时,立即停下手头工作。有次连续修改方案三小时,最后竟把客户名字都打错了,这时果断去冲了杯柠檬水,站在窗边看五分钟绿树,再回来效率反而更高。就像老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暂时放空反而能帮大脑重启。

有人质疑:现代社会谁不忙?偶尔昏头搭脑不是人之常情吗?这话确实在理。但要注意的是,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状态,可能是身体在报警。去年我邻居总抱怨记不住事,后来体检发现是严重缺铁性贫血。所以当“偶尔犯晕”变成“日常迷糊”时,千万别简单归咎于“太忙了”,及时排查原因才是正解。

观察身边高效率人群,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懂得给大脑设置“弹性区间”。就像电脑需要定期清理缓存,人脑也需要适时切换状态。有位作家朋友分享过他的秘诀:每写作45分钟就练5分钟书法,这种动静结合的工作节奏,让他的创作质量始终在线。或许对抗昏头搭脑的关键,不在于强行提神,而在于学会张弛有度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