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ūn tóu hūn nǎo
成语解释:形容头脑发昏,糊里糊涂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72回:“却说八戒跌得昏头昏脑,猛抬头,见丝篷丝索俱无,他才一步一探,爬将起来,忍着疼,找回原路。”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
繁体字形:昬頭昬腦
英文翻译:addlebrained
昏:1.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昏。2.黑暗;模糊:昏暗。昏黄。昏花。天昏地暗。3.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昏庸。昏头昏脑。4.又同“婚”。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昏:1.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昏。2.黑暗;模糊:昏暗。昏黄。昏花。天昏地暗。3.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昏庸。昏头昏脑。4.又同“婚”。
脑:1.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脑髓。脑子(a.脑;b.指思考、记忆等能力)。脑筋。脑海。脑际。脑壳。脑颅。脑神经。脑下垂体。脑积水。脑溢血。电脑。2.头:脑袋。脑壳。头昏脑胀。脑满肠肥。3.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脑儿。4.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脑。薄荷脑。
“昏头昏脑”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脑袋昏沉、思绪混乱”,但实际生活中它到底怎么用?下面通过几个例子,帮你理解它的应用场景。
例句1:“最近连续加班,小王开会时把报告数据全弄混了,领导说他‘昏头昏脑’,该休息了。”自问:为什么会出现“昏头昏脑”?答案很简单: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大脑像一台超负荷的机器,自然会“死机”。这种状态不仅影响效率,还可能犯错。
例句2:“第一次去大城市坐地铁的小张,盯着路线图看了十分钟,朋友笑他:‘别昏头昏脑的,跟着我走就行!’”自问:面对陌生环境如何避免“昏头昏脑”?我的经验是:接受自己需要适应的时间。与其硬撑,不如大方承认“我需要帮助”,反而能更快理清头绪。
例句3:“手机突然弹出十几条消息,小美边回信息边煮泡面,结果水烧干了——真是昏头昏脑的典型操作。”自问:多任务处理为何容易让人混乱?神经科学早就证明:人脑并不擅长同时处理多项任务。试着给事情排优先级,比“一心多用”更能减少失误。
个人观点:很多人把“昏头昏脑”归咎于能力不足,但我更倾向认为这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就像手机电量不足会闪红灯,及时调整节奏比勉强硬扛更重要。
下次当你感觉自己“昏头昏脑”时,不妨停下来喝杯温水,深呼吸三次。这种主动暂停的举动,往往比强行推进更能帮你找回清晰思路。毕竟,清醒的十分钟,胜过混沌的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