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 féng duì shǒu,jiàng yù liáng cái
成语解释: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4回:“他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两者比较
繁体字形: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英文翻译:Match the best
棋:一类文体活动用品。如象棋、围棋、跳棋、军棋等。
逢:1.遇到;遇见:相逢。逢场作戏。千载难逢。每逢佳节倍思亲。2.姓。
对:1.回答:对答如流。2.向着;朝着:枪口对准敌人。3.对抗;敌对:对手。针锋相对。4.对待。例:对事不对人。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对。神色不对。数目不对,还差一些。6.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对。对表。7.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把破镜片对到一起。对榫。8.投合;适合:俩人很对脾气。对心思。9.成双的:对联。10.搀入(多指液体):对水。11.⑪介词。1.与“对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你的建议,他很重视。2.对待:小王对他有意见。3.朝;向:对人民负责。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将:[jiāng]1.副词。就要;快要:天将下雨。2.介词。把;拿:将革命进行到底。将功赎罪。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军。4.带领;搀扶:将幼弟而归。扶将。5.做:慎重将事。6.休养;调养:将养。7.文言副词。又;且:将信将疑。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赶将上去。[jiàng]1.军衔名。将官。在校之上。2.泛指军官:将士。损兵折将。3.带;率领:将兵。[qiāng]请;希望:《将进酒》。
遇:1.相逢;遭遇:相遇。遇雨。遇险。不期而遇。2.对待;款待:待遇。优遇。冷遇。3.机会:机遇。际遇。4.姓。
良:1.好:优良。良好。善良。良药。消化不良。2.善良的人:除暴安良。3.很:良久。用心良苦。获益良多。4.姓。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双方实力相当、难分高下的情境。比如,两个顶尖棋手对弈时,每一步都可能改变局势,胜负悬于一线。这种较量中,双方既感受到压力,也激发了潜能——这不禁让人想问:为什么对手的存在反而能让人进步?
举个例子,职场中的两位项目经理负责同类产品开发,他们的方案各有千秋。A擅长数据分析,B精通用户体验设计。当两人在会议上争辩方案优劣时,团队反而能整合出兼顾数据与体验的最优解。这里的关键在于:高质量的竞争不是互相消耗,而是把对方的优势变成自己的镜子,迫使自己突破思维盲区。
再比如运动赛场。羽毛球双打比赛中,若搭档实力悬殊,强的一方会被迫覆盖全场,最终精疲力竭;但若两人水平接近,就能通过默契配合打出精妙战术。这回答了另一个问题:“将遇良才”中的“良”字有何深意?它暗示着对手不仅要有实力,更要具备值得学习的特质,比如体育精神或创新思维。
从个人经历看,我曾参与过一场创业比赛。当我们的商业计划遇到另一个团队的强力挑战时,最初感到焦虑,但随后发现对方提出的质疑恰好暴露了我们忽略的风险点。这种“被逼着成长”的经历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对手就像登山时的向导,他们不会替你攀登,但能让你看清哪条路更值得挑战。
有趣的是,这种关系不仅存在于个体之间。城市与城市的产业竞争、学术领域的观点碰撞,甚至文化传播中的思想交锋,都可能成为推动整体进步的契机。当北京中关村与深圳科技园在创新领域你追我赶时,最终受益的是整个国家的科技生态。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定义“对手”这个词。它不是非此即彼的较量对象,而是帮助我们发现自身边界的坐标。就像大海中的两股洋流相遇时,虽然会激荡出漩涡,但也带来了营养物质的交换,让更多海洋生物得以繁衍——这或许就是“棋逢对手”最美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