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ǎo
  • hu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ǎo mù sǐ huī

成语解释:干枯的树木;冷却的灰烬。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极或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冷漠无情。槁:干枯。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 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槀木死灰

英文翻译:dead trees and cold ashes

槁木死灰的意思

槁:枯干:槁木。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灰:1.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炉灰。烟灰。2.尘土:灰尘。3.特指石灰:抹灰。4.像木柴灰那样的颜色。5.消沉失望:灰心。

成语评论

槁木死灰”这个词,听起来像不像一片干枯的木头和一摊冷透的灰烬?比如有人考试失利后瘫在沙发上,朋友问他“要不要再复习一次试试”,他却摆摆手说“算了,没意思了”——这时候的他就仿佛被抽走了精气神,像极了“槁木死灰”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词和“心灰意冷”有什么区别?其实它们都描述失去动力的状态,但“槁木死灰”更强调从内到外的枯竭感。就像你养过的一盆绿植,如果只是缺水蔫了还能救活,但要是根系腐烂、叶片发脆,那可能真的“救不回来”了。这种彻底的沉寂感,就是成语的独特之处。

最近在公园看到个有趣的现象:一棵看似枯死的老树桩,春雨过后竟冒出了新芽。这让我想到,人其实很难真正成为“槁木死灰”。上周遇到个创业失败的朋友,两个月前还整天唉声叹气,最近突然开始研究新项目了——人心里的火种,可能只是暂时被灰盖住了,但总有机会重新燃起。

为什么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会产生这种状态?信息爆炸带来的焦虑、工作压力形成的倦怠,就像持续高温烘烤着我们的精神。但换个角度看,能意识到自己处于“槁木死灰”的状态,反而说明内心还在寻求改变。就像手机提示“电量不足”时,我们总会想办法充电,不是吗?

有读者可能会担心: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状态怎么办?其实自然界早有启示。沙漠里的植物能在干旱时休眠,雨季来临立刻复苏。给自己安排个“休眠期”并不可怕,关键是保持对生活的觉察。我试过在低谷期每天记录三件小事:路边的野花、好吃的蛋炒饭、邻居的问候——这些细碎的光亮,慢慢就能化开心里的灰烬。

最后想分享个观察:那些经历过“槁木死灰”阶段的人,往往对生活有更深的体悟。就像被火烧过的土地会更肥沃,暂时的沉寂或许正是积蓄力量的契机。下次感觉自己像块干木头时,不妨泡杯热茶,看看窗外的云——毕竟灰烬里藏着重新出发的密码。

槁木死灰的造句

  1. 造句 他看起来如槁木死灰,对任何事都没热情。
  2. 造句 不公道使他的灵魂变得槁木死灰。
  3. 造句 “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绣围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
  4. 造句 遭逢接二连叁的意外后,槁木死灰的她已经对任何事物失去了兴趣。
  5. 造句 阿毛被狼叼走之后,祥林嫂槁木死灰了。
  6. 造句 一下子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她槁木死灰的心几乎失去了求生的意志。
  7. 造句 车祸夺走了她的丈夫,悲痛欲绝的她竟一下子变得如槁木死灰一般,一点热情都没有了。
  8. 造句 遭逢接二连三的意外后,槁木死灰的她已经对任何事物失去了兴趣。
  9. 造句 经过这次严重的打击,已让他的心如槁木死灰,决定远离这一切纷扰。
  10. 造句 遭逢接二连8、的意外后,槁木死灰的她已经对任何事物失去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