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iàn rú sǐ huī
成语解释: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
成语出处:《淮南子 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定语;指人的脸色差
繁体字形:靣如死灰
英文翻译:the face turned ashy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灰:1.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炉灰。烟灰。2.尘土:灰尘。3.特指石灰:抹灰。4.像木柴灰那样的颜色。5.消沉失望:灰心。
“面如死灰”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脸色像燃烧后的灰烬一样暗淡无光,通常用来形容人受到巨大打击或极度恐惧时的状态。举个例子:小明听到自己考试不及格的消息后,突然愣在原地,面如死灰,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一位马拉松选手在冲过终点线后累得面如死灰,却依然露出满足的微笑——这里既表现了体力透支的极限状态,又隐含了突破自我的成就感。成语的用法可以随语境灵活变化。
生活中哪些情况容易让人“面如死灰”?比如上班族连续加班三天后照镜子,发现自己双眼凹陷、嘴唇发白;或是家长突然接到孩子生病的紧急电话。这些时刻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冲击,正是成语背后的真实写照。
不过有趣的是,现代人面对压力时反而多了些应对智慧。上周在咖啡馆见到个姑娘,笔记本突然蓝屏导致方案文件丢失,她先是面如死灰地僵住十秒钟,接着猛灌半杯冰美式,居然哼着歌开始重做。这种快速调节能力,倒是古人想象不到的生存技能。
观察发现,成语的生动性往往来自夸张的比喻。就像“面如死灰”不会真的让人变成灰烬,但能瞬间传达出那种失去生命力的状态。这种语言智慧,让千年前的情景至今仍能引发共鸣。
当看到有人出现这种状态时,递杯温水比说教更有用。就像暴雨后的土地虽然泥泞,晒晒太阳又能恢复生机。成语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描述现象,更是理解人性脆弱与坚韧的双重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