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ǐ mù lián zhī
成语解释: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成语出处:元 贾固《醉高歌过红绣鞋 寄金莺儿》:“乐心儿比目连枝,肯意儿新婚燕儿。”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情侣和夫妻
繁体字形:比目連枝
英文翻译:intimate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连:1.连接:心连心。骨肉相连。天连水,水连天。藕断丝连。这两句话连不起来。2.连续;接续:连演一个多月。连打几枪。3.包括在内:连我三个人。连皮三十斤。连根拔。4.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营,下辖若干排。5.姓。6.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连爷爷都笑了。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连下棋也不会。连一天都没休息。
枝:[zhī]1.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2.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3.古同“支”,支持,分支。[qí]古同“歧”,岔。
话说回来,你听说过“比目连枝”这个成语吗?哎,乍一听是不是有点懵?其实它的本意是比喻关系紧密的事物或情感深厚的伴侣,类似“形影不离”那味儿。举个栗子,老王和他媳妇儿结婚三十年,天天一起遛弯买菜,街坊邻居都笑称他俩是“比目连枝的老鸳鸯”——这画面感,你品,你细品!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这成语和“比翼双飞”有啥区别?嘿,问到点子上了!虽然都形容亲密关系,但“比目连枝”更强调“扎根于同一环境”的稳定性。比如创业十年的团队,经历过市场寒冬和行业洗牌,依然能拧成一股绳搞创新,这就叫“商场如战场,比目连枝才能闯出生路”。
那现代人用这成语会不会太文绉绉?说实话,关键得看场景!比如科技公司发布会上,CEO提到核心研发组时来一句:“我们就像比目连枝的生态系统”,既凸显团队协作,又带点文化底蕴。反倒是日常聊天里突然拽文,容易让人起鸡皮疙瘩——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我个人觉着啊,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那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关系。像敦煌壁画和修复师们,几百年的颜料和现代科技天天打交道,这种跨越时空的“绑定”关系,用“比目连枝”来形容简直绝配!下次写文章说到文化传承时,不妨试试这个角度,保准让编辑眼前一亮。
说到底,语言就像活水,老词新用才有意思。与其纠结成语够不够接地气,不如琢磨怎么让它和当下场景产生化学反应。毕竟老祖宗留下的文字密码,用得巧妙了,分分钟能让表达升级好几个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