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òng
  • jiàn
  • j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òng jiàn gǔ jīn

成语解释: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

成语出处:《旧唐书·王及善等传论》:“苟非洞鉴古今,深识王霸,何由立其高论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洞鑒古今

英文翻译:Dongjian ancient and modern

洞鉴古今的意思

洞:[dòng]1.洞穴;窟窿。2.透彻;清楚:洞晓。洞若观火。3.数目“0”的另一种说法。[tóng]地名,洪洞

鉴:1.镜子(古代用铜制成)。2.照:水清可鉴。3.仔细看;审察:鉴别。鉴定。4.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5.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惠鉴。台鉴。钧鉴。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今:1.现在;现代(跟“古”相对):当今。今人。厚今薄古。古为今用。2.当前的(年、天及其部分):今天。今晨。今春。3.指示代词。此;这:今番。今次。4.姓。

成语评论

哎,你听过“洞鉴古今”这成语不?说白了,就是那种能把历史和现实看得透透的人,像拿着放大镜看蚂蚁搬家似的,连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比如老张这人,聊起三国能扯到现代企业管理,还能用“草船借箭”解释为啥创业公司要灵活蹭资源——你说是不是挺绝的?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知道这么多过去的事,对现在有啥实际用处啊?”嘿,这话问到点子上了!你看隔壁王婶开奶茶店,专门研究民国茶馆的装修风格,结果愣是把网红打卡和怀旧风拧成了爆款。这不就是“以史为镜”活学活用嘛?所以说啊,历史从来不是老黄历,而是藏在旧书里的新答案。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事儿。去年咱们市搞城市规划,有个90后设计师非要把明朝排水系统图纸翻出来参考。当时不少人笑话他“拿着算盘打电竞”,结果今年雨季别处淹成河,就他负责的片区稳稳当当。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借古观今”——老智慧遇上新技术,擦出的火花能照亮半边天。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信息爆炸得像爆米花机,真要做到“洞鉴古今”可不容易。我有个朋友天天刷短视频学历史,结果把秦始皇和朱元璋混成表兄弟,你说这能靠谱吗?要我说啊,还得像炖老火汤似的,慢慢熬才能出真味。就像咱们看《清明上河图》,乍看是热闹市井,细品才能发现北宋经济的毛细血管。

最近听说AI都能预测未来了,这事儿倒是挺有意思。但机器再聪明,它能理解“狡兔死走狗烹”背后的人性规律吗?要我说,真正的“洞鉴古今”还得靠人脑子里的那点灵光。就像我二大爷修了三十年自行车,现在看共享单车发展,比那些MBA毕业的还看得准——为啥?人家摸过的车链条,比年轻人走过的桥都多呗!

说到底啊,这成语教咱们的不仅是知识储备,更是种思考方式。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学学考古队挖土方的劲头——往下深挖三尺,说不定就能从故纸堆里刨出金疙瘩。记住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聪明人总能在旧地图里找到新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