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ú luò bù ǒu
成语解释:流落:留居他乡,穷困潦倒;偶:遇。指潦倒失意,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成语出处:宋·陆游《陈长翁文集序》:“得志者司诏令,重金石;流落不偶者,娱忧纾愤,发为诗骚。”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繁体字形:流落不偶
英文翻译:Exile is not even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落:[là]1.遗漏:这里落了两个字,应该添上。2.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忘记拿走:我忙着出来,把书落在家里了。3.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大家都努力干,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lào]1.名词,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2.捞,赚:把东西开个花账儿,落他二三两银子。3.脱落,退去:落色。4.错失:落枕。5.倒,倒下:落炕。[luō]形容态度大方,见〖大大落落〗。[luò]1.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落泪。花瓣落了。2.下降:落潮。太阳落山了。飞机从天空中落下来。3.使下降:落幕。把帘子落下来。4.衰败;飘零:衰落。破落。没落。零落。沦落。5.遗留在后面:落选。落后。落伍。名落孙山。6.停留;留下:落脚。落户。不落痕迹。7.停留的地方:下落。着落。8.聚居的地方:村落。聚落。9.归属:政权落在人民手里了。这副重担落到我们肩上。10.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偶:1.用木头、泥土等制成的人像:木偶。偶像。2.双数;成对的(跟“奇(jī)”相对):偶数。偶蹄类。无独有偶。3.配偶:佳偶。4.姓。5.偶然;偶尔:中途偶遇。偶一为之。偶感风寒。
提到“流落不偶”,很多人会联想到古装剧里主角落魄的场景,但这个词到底怎么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一位创业者在咖啡馆修改商业计划书,电脑突然死机,翻遍口袋只剩两枚硬币,充电宝也没电了。他苦笑着对朋友说:“这感觉真像流落不偶——明明有目标,却总是碰壁。”这样的场景是不是比单纯背成语更有画面感?
为什么“不偶”比“倒霉”更有味道?这个词的妙处在于它暗含了“时机不对”的无奈感。就像有人带着精心准备的方案去谈合作,偏巧遇上对方公司架构调整;或是准备了三个月的旅行,出发当天遇到极端天气。这些时候用“流落不偶”,既表达了客观困境,又透露出主观上仍在坚持的状态。
去年我在敦煌沙漠徒步时,遇到位六十多岁的摄影师。他的相机三脚架被风吹倒,备用电池掉进沙丘,却淡定地用手机继续拍摄星空。他说:“流落不偶的时候,眼睛比设备更重要。”这句话让我突然明白,这个成语不该被看作终点,而是暂时卡壳的逗号。
现代人如何打破“不偶”的魔咒?观察那些最终破局的人,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把“流落”当作资源收集期。就像写作者在灵感枯竭时整理素材库,程序员在bug频发时更新知识库。所谓“偶”,或许就藏在看似无用的积累里。下次遇到不顺,不妨试试把“怎么这么倒霉”换成“我的素材库又要更新了”。
最后分享个小发现:古诗词里的流落不偶常伴着月光、孤舟,现代版本可能是地铁末班车、便利店暖光灯。环境在变,但人类面对无常的韧性始终相通。那些深夜独自加班的时刻,或许正在为未来的某个“偶然相遇”积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