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 shì ān rén
成语解释:拯救时世,安定人民。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哭吕衡州》:“一夜霜风雕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安邦定国
繁体字形:濟丗安人
英文翻译:serve the people and the society
济:[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济世安人”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大,但拆开来看其实很实在。“济世”是让世界变好,“安人”是让百姓安心。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在村里开了间平价药房,坚持十年不涨价,村民头疼脑热随时能买到便宜药。有人问他图什么,他摆摆手说:“咱不懂大道理,就想让乡亲们别为买药发愁。”你看,这就是把“济世安人”穿在了粗布衣裳里。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是不是只能用在医生、圣人身上?前年郑州暴雨时,包子铺老板把蒸笼搬到街边,热腾腾的包子随便拿。他对着镜头说:“包子凉了还能再热,人心凉了可不好办。”这种普通人的温暖,何尝不是济世安人的现代注解?
更让人触动的是那些“润物细无声”的坚持。李老师在山村教书三十八年,把两百多个孩子送出大山。有次家访摔下山坡,瘸着腿还准时出现在教室。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说:“多教一个字,娃们就多把开山的斧头。”这种细水长流的奉献,把济世安人化作了黑板上的粉笔字。
在这个时代,“济世”未必需要惊天动地。我常看到年轻人在社交平台科普急救知识,程序员开发无障碍软件帮助视障群体,甚至小区里帮忙收快递的邻居——当善意成为日常习惯,济世安人就从书本走进了生活。就像春天的蒲公英,看着轻飘飘的,落到土里却能长出新绿。
有人觉得改变世界需要特殊才能,我倒觉得更像是拼图游戏。每个人握着自己那块小拼图,有人负责镶边角,有人填充中间色块。快递小哥多等老人三分钟,设计师把盲道标识做得更醒目,咖啡店给环卫工留热水——这些碎片拼在一起,才构成“安人”的全景图。毕竟,让人心安的世界,从来不是某个英雄独自搭建的城堡。
下次再听到“济世安人”,不妨看看自己的手掌。那双手给迷路人指过路,搀过摔倒的老人,甚至只是认真对待工作让他人生活更便利——这些都在给世界打着补丁。就像古话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济世安人这道菜,本就是用琐碎日常文火慢炖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