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ì sì pāng tuó
成语解释: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像下雨一样。泗:鼻涕;滂沱:雨下得很大的样子。
成语出处:《诗经 陈风 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涕泗滂沲
英文翻译:tears and mucus run abundantly down one 's face
涕:1.眼泪:痛哭流涕。2.鼻涕:涕泪交流。
泗:1.鼻涕。2.泗河,水名,在山东。
滂:1.水势浩大的样子。2.形容水涌出。
沱:1.沱江,水名,是长江的支流,在四川中部。2.〈方〉可以停泊船只的水湾。多用于地名,如朱家沱、唐家沱(均在四川)。
“涕泗滂沱”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它的画面感可太强了!比如:“看到电影里主角和失散多年的家人重逢,她哭得涕泗滂沱,连纸巾都用完了。”这里不仅描述了哭泣的程度,还让人联想到眼泪鼻涕一起流的狼狈样,是不是比单纯说“大哭”更生动?
你可能想问:这种成语会不会太冷门了?其实不然。比如朋友吐槽自己追的剧:“男主牺牲那段,我哭得涕泗滂沱,第二天眼睛肿得像核桃。”这里用成语反而让情绪表达更鲜活,还能带点幽默感,比直白的描述更有记忆点。
有人可能会困惑:为什么非要用四个字的成语?举个反例试试。比如:“他听到噩耗后非常伤心”,是不是平淡如水?但如果改成:“听到噩耗,他瞬间涕泗滂沱,整个人瘫坐在地上”,画面立刻立体起来,连带着动作描写让人更能共情。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需要突出情感冲击力的场景。比如写小说时:“新娘念完婚礼誓词,转头发现父母早已涕泗滂沱,连精心化的妆都花了。”既点明了父母的激动,又暗含了时间跨度——从精心准备到情绪崩溃的过程全藏在细节里。
下次想描写强烈情绪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就像给文字加了高清镜头,能让读者瞬间脑补出完整场景。毕竟在这个表情包横行的时代,偶尔用点古典表达反而显得新鲜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