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ì lèi jiāo jiā
成语解释:犹涕泪交零。
成语出处:宋 陈亮《祭彭子复父文》:“情则至矣,仪匪靖嘉。临风一酹,涕泪交加。”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悲痛时
繁体字形:涕涙交加
英文翻译:in deep sorrow
涕:1.眼泪:痛哭流涕。2.鼻涕:涕泪交流。
泪:眼泪;泪液:泪痕。热泪。泪如雨下。烛泪。
交:1.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交活。交税。交公粮。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2.到(某一时辰或季节):交子时。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3.连接;交叉:交界。两直线交于一点。4.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两省之交。5.结交;交往:交朋友。建交。6.友谊;交情:绝交。一面之交。7.(人)性交;(动植物)交配:交媾。杂交。8.互相:交换。交流。交易。交谈。9.一齐;同时(发生):交加。交迫。交集。10.姓。11.同“跤”(jiāo)。
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二加三等于五。功上加功。2.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加大。加强。加快。加速。加多。加急。加了一个人。3.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加符号。加注解。4.“加”跟“加以”用法不同之点是“加”多用在单音节状语之后。5.姓。
“涕泪交加”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先看个例子:老张接到儿子出车祸的消息,瞬间瘫坐在地,涕泪交加地抓着电话说不出话。这里既描绘了眼泪鼻涕糊满脸的狼狈模样,又传递出震惊与悲痛交织的复杂情绪,比单纯说“大哭”更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悲伤场合吗?其实在《红楼梦》里,宝玉发现黛玉葬花时也曾“涕泪交加”——这里的泪水既包含对生命的感伤,又掺杂着对知己的心疼。可见当多种强烈情绪同时爆发时,这个成语就能派上用场。
现代人还常用这个成语吗?我在地铁里见过这样的场景:小姑娘捧着摔碎的生日蛋糕,抽泣得连呼吸都打颤,鼻涕泡破了都顾不上擦。这种真实又略带滑稽的画面,用“涕泪交加”来形容反而比“嚎啕大哭”更鲜活。不过要注意,用在正式悼念场合可能略显夸张。
常见误区是把这词等同于“喜极而泣”。上周邻居家孩子考上清华,老太太抹着眼泪说“高兴得涕泪交加”,这就用错了——成语自带的情感重量更适合承载痛苦或震撼。真正恰当的用法,应该像纪录片里那位守林人,看到烧焦的森林时,跪在地上抓把黑土捂在胸口的样子。
值得玩味的是,随着现代人情感表达趋向克制,“涕泪交加”的使用场景正在收窄。但当我读到驻村书记记录脱贫过程的文字,说老乡们按红手印时“粗糙的手掌沾着涕泪”,突然觉得这个古旧的成语依然承载着最原始的情感张力。毕竟在极致的情感面前,体面从来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