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ái
  • nán
  • qu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ái nán jī quǎn

成语解释:比喻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

繁体字形:淮南鶏犬

英文翻译:humble followers waiting for a pull from their superior

淮南鸡犬的意思

淮:1.淮河,水名,发源于河南,流经安徽,入江苏洪泽湖。2.姓。

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指南针。南方。2.指中国南方:南货。南味。[nā]〔南无〕梵语音译词。佛教用语。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弥陀佛。无(mó)。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犬:狗:警犬。猎犬。牧犬。军用犬。丧家之犬。鸡鸣犬吠。

成语评论

淮南鸡犬”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某个地方的土特产?其实它背后藏着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相传汉代淮南王刘安痴迷炼丹修仙,传说他得道升天后,连家里养的鸡和狗都跟着一起飞上天了。这成语原本是用来夸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奇,但后来慢慢变成了讽刺那些靠关系上位的人。

举个真实的例子:某互联网公司突然提拔了一个业务能力平平的员工当主管,大家发现这人是CEO的侄子。同事们在茶水间吐槽:“咱们这儿可真是淮南鸡犬现场版啊!”这种用成语调侃职场裙带关系的方式,既保留了幽默感,又精准刺中了问题的核心。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淮南鸡犬”现象。就像现在有些网红餐厅,主厨跳槽后,原来的学徒们突然都成了“米其林级别大厨”,菜单价格翻了三倍。人们用这个成语时,往往带着三分无奈七分自嘲——毕竟谁都可能遇到“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情况。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某些“资源打包”现象。比如重点学校的教师团队被整体挖角,或者某个科研团队被整体引进,这时候用“淮南鸡犬”来形容,既形象又有历史厚重感。不过换个角度看,团队整体迁移也说明成员间确实存在紧密协作,这倒是个值得研究的组织管理学案例。

下次遇到公司空降领导班子的情况,不妨观察下新团队的工作模式。如果他们真的像传说中淮南王的鸡犬那样配合默契,说不定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毕竟现代社会讲究团队作战,有时候“抱团发展”反而比单打独斗更有竞争力。

在老家听长辈说过一个现代版故事: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把整个生产队的年轻人都带出去做装修队,现在那个村成了有名的“装修专业村”。这个正向案例说明,“淮南鸡犬”效应用对了地方,也能变成共同富裕的助推器。事物的两面性,在这个成语里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