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chá dàn fàn
成语解释:清:清淡。形容饭食非常简单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三叔,你今到寒家,清茶淡饭,暂住几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简单饮食
繁体字形:清茶淡飯
英文翻译:homely fare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茶:1.常绿木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花一般为白色,种子有硬壳。嫩叶加工后就是茶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2.用茶叶做成的饮料:喝茶。品茶。3.旧时指聘礼(古时聘礼多用茶):下茶(下聘礼)。4.茶色:茶镜。茶晶。5.某些饮料的名称:奶茶。果茶。6.指油茶树:茶油。7.指山茶:茶花。8.姓。
淡:1.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少;稀薄(跟“浓”相对):淡墨。天高云淡。2.(味道)不浓;不咸:一杯淡酒。淡而无味。菜太淡,再放点盐。3.(颜色)浅:淡青。淡绿。颜色很淡。轻描淡写。4.冷淡;不热心:淡然处之。淡淡地答应了一声。5.营业不旺盛:淡季。淡月。近来生意很淡。6.没有意味的;无关紧要的:淡话。淡事。扯淡。7.姓。
饭:1.煮熟的谷类食品。特指米饭。2.每天定时吃的食物:早饭。晚饭。
清茶淡饭这个词,乍一听像是形容饮食简单,但它的含义远不止于此。比如有人问:“小王每天中午只吃青菜配米饭,是不是太节省了?”其实这正体现了清茶淡饭的核心——用最朴素的物质需求,保持内心的从容。就像办公室里那位总带饭盒的同事,别人点外卖时她却吃得简单,但午休时捧着保温杯喝茶读书的专注模样,反而让人感受到独特的安定感。
有人可能会疑惑:在物质丰富的时代追求清茶淡饭,是不是刻意压抑欲望?上周朋友聚会时,做设计师的老张特意选在素菜馆请客,竹筒饭配茉莉花茶的搭配让整场聊天都变得清爽。这让我想到,清茶淡饭更像是主动选择的生活节奏调节器,就像手机需要定期清理内存,我们的味觉和心灵也需要偶尔回归本味。
最近遇到件趣事:小区新开的网红餐厅主打“忆苦思甜套餐”,结果发现最受欢迎的是南瓜粥配腌萝卜。这现象背后是否藏着现代人的某种心理需求?其实清茶淡饭的智慧在于,它让人在简单中品出真味。就像我爷爷那辈人,吃着粗茶淡饭却能把旧自行车骑出二十年的光阴,这种物尽其用的态度,在今天反而成了稀缺品。
或许有人觉得清茶淡饭是老年人的专属,但观察咖啡厅就能发现新变化。年轻人们开始流行自带茶包,搭配便利店饭团组成工作餐。这种新型的“都市简餐主义”,何尝不是清茶淡饭的现代演绎?它不再是拮据的象征,而是变成掌控生活节奏的宣言——用最基础的饮食配置,腾出更多精力浇灌精神花园。
返璞归真的生活智慧始终在传承中焕发新意。清茶淡饭的价值不在于食物本身,而在于它构建的生活坐标系。当我们在琳琅满目的选择中感到疲惫时,那碗冒着热气的白粥,或许正是找回生活重心的指南针。这种选择背后,藏着对自我需求的清醒认知,以及与世界和谐相处的从容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