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fēng jùn jié
成语解释: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气节。
成语出处:唐·韩愈《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雍容侍从之列,以清风峻节,为一时所畏。”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的节操
繁体字形:清風峻節
英文翻译:clear breeze and bright principles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峻:1.(山)高大:险峻。高山峻岭。2.严厉:严峻。严刑峻法。
节:[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清风峻节”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描述的品质其实离我们很近。比如同事小张拒绝帮领导伪造项目数据,哪怕可能影响升职,他说:“数据造假会误导公司决策,这事不能做。”这种坚持原则的劲儿,不就是“清风峻节”的现实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性格在职场上会不会吃亏?其实不然。去年我们部门空降的新总监,面对供应商塞红包时当场退回,还重新评估了合作标准。半年后供应商因质量问题暴雷,我们却安然无恙——正直反而成了避险盾牌。
记得高中班主任总把“做人要像竹子,空心有节”挂在嘴边。有次校长想让教师子女考试加分,她直接拿着《教育法》条文去理论。后来虽然调离岗位,但第二年全市整顿违规加分时,她成了家长联名请愿返聘的对象。
有个有趣的现象:疫情期间社区志愿者王阿姨,每天严格检查团购物资的合格证明,被嫌“死板”却坚持了三个月。结果隔壁小区爆发食安问题时,我们这儿零投诉。这种较真精神,让“清风峻节”从书本跳进了菜篮子。
我常想,这个成语的现代演绎未必是悲壮剧。就像朋友开的咖啡馆,疫情期间宁可限量接待也不降低消毒标准,反而积累了一批忠实顾客。保持底线不意味着不懂变通,而是清楚什么绝对不能妥协。
下次遇到需要坚持原则的时刻,不妨想想这个带着松香墨味的成语。它提醒我们:正直和节气不是古董店里的摆件,而是活在我们每次选择里的指南针。重要的是找到坚守与智慧的平衡点,让清风常拂面,峻节不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