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n bù kě zhǎng
成语解释:指刚露头的不好事物不能容许其发展滋长
成语出处:宋 周密《齐东野语 孝宗圣政》:“韩玉曾任卿监,理当靖共,乃敢伏阙妄有陈诉,鼓惑众听,渐不可长,可送谭州居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漸不可長
英文翻译:Grow out
渐:[jiàn]1.副词。慢慢地;逐步地:渐入佳境。渐进。2.指苗头:防微杜渐。[jiān]1.浸:渐渍。渐染。2.流入:东渐于海。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提到“渐不可长”,许多人会疑惑:这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假设公司里有人开始频繁迟到,领导若说“这种风气渐不可长”,就是在提醒大家:不良苗头若不及时制止,日后可能引发更大问题。就像小树苗刚开始歪了,得赶紧扶正,否则长成大树就难纠正了。
有人问:为什么“渐不可长”比直接说“必须禁止”更有深意?这成语的巧妙在于强调过程的积累——它不是瞬间爆发的危机,而是像水滴石穿般悄然生长。比如孩子写作业时偷偷玩手机,家长发现后说“这习惯渐不可长”,既点出了问题的发展性,又暗示了及时干预的重要性。
在实际运用中,这个成语常出现在需要防微杜渐的场景。比如社区张贴告示:“乱扔垃圾现象渐不可长,请居民互相监督。”这里没有用生硬的处罚威胁,而是唤起人们对环境维护的责任感。个人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既保留了警示力度,又比纯粹说教更容易被接受。
有趣的是,“渐不可长”还能用在正向转变中。比如健身教练说“你的进步渐不可长啊”,看似矛盾实则幽默——其实是说锻炼效果已经显现,但别骄傲自满。这种反用成语的方式,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从个人经历看,现代人尤其需要“渐不可长”的智慧。我们常对熬夜、拖延等小问题掉以轻心,殊不知这些习惯正在暗中积累破坏力。就像手机电池从100%降到99%时不觉得危险,但持续耗电终会关机。学会在问题萌芽阶段警觉,或许能让生活少些“电量焦虑”。
最后要提醒的是,使用这个成语要注意语境。它更适合描述动态发展的状况,而非已成定局的结果。比如团队出现创新点子时说“这种探索精神值得鼓励”,但若发现有人钻制度漏洞,就该果断指出“此类行为渐不可长”。把握好分寸,语言才能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