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è huǒ gān chái
成语解释:比喻男女欢情很深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怎当得他每两下烈火干柴,你贪我爱,各自有心,竟自勾搭上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男女关系
繁体字形:烈火干柴
英文翻译:blazing fire and dry wood -- from bad to worse
烈:1.强烈;猛烈:烈火。烈日。烈酒。性子烈。轰轰烈烈。兴高采烈。2.刚直;严正:刚烈。3.为正义而死难的:烈士。先烈。4.功业:功烈(功绩)。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干:[gàn]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3.做(事):实干。干活儿。埋头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6.事情变坏;糟:要干。干了,钥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牵连;涉及:干连。干涉。相干。5.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6.水边: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豆腐干儿。把萝卜晒成干儿。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钱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号(háo)。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14.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干。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
柴:1.柴火:木柴。柴草。上山打柴。2.干瘦;不松软;纤维多,不易嚼烂:这芹菜显得柴。酱肘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3.质量低或品质、能力差:这支笔刚用就坏,太柴了。他棋下得特柴。4.姓。
“烈火干柴”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一堆干燥的木柴遇到猛烈的火,常用来比喻双方条件成熟,一触即发的状态。比如同事间因意见不合突然爆发争吵,可以说:“他俩就像烈火干柴,一点小事就吵得不可开交。”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你可能想问:为什么非要用“干柴”而不是普通木柴?其实这个比喻的关键在于“干燥程度”——干柴本身已经失去水分,遇到火星就会瞬间燃烧,暗示矛盾早已积累到临界点。例如某公司长期存在管理漏洞,员工离职时吐槽:“公司制度问题积压太久,这次裁员简直是烈火干柴。”这比直接说“问题严重”更有画面感。
从个人观察来看,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看似偶然的必然事件”。就像社区里因为停车位争执引发的群体冲突,表面是某天的小摩擦,实则是多年规划缺失的结果。不过要注意使用时别陷入刻板印象——并非所有激烈场面都适用,只有当双方确实存在长期矛盾时才贴切。
有趣的是,现在年轻人把这个成语用得更灵活了。比如追星族会说:“偶像新歌和粉丝期待简直是烈火干柴,上线五分钟就破纪录。”这里弱化了负面含义,反而强调势能转化的爆发力。这种用法虽不传统,倒让老词焕发了新生命。
下次遇到类似情境时,不妨想想“干燥的木柴”这个意象。它提醒我们:处理矛盾要像消防员预防火灾那样,在火星出现前就做好湿度管理。毕竟现实生活里,真正的智慧往往在于阻止“烈火”与“干柴”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