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ài
  • guó
  • ji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ài guó yī jiā

成语解释:热爱祖国,像一家人

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58.10.11:“都本着‘爱国一家’的原则,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指人爱国

繁体字形:愛國一家

英文翻译:Patriotic family

爱国一家的意思

爱:1.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爱祖国。爱人民。他爱上了一个姑娘。2.喜欢:爱游泳。爱劳动。爱看电影。3.爱惜;爱护:爱公物。爱集体荣誉。4.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爱哭。铁爱生锈。5.姓。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成语评论

哎哟,爱国一家这词儿听着挺大气,但到底啥意思?说白了,就是无论男女老少、南北东西,大家拧成一股绳为国家出力的那股劲儿。比如张三在边疆当兵守国土,李四在城里搞科研突破技术,王五在村里直播卖农货——这不就是各行各业的“爱国一家”吗?

您可能要问:爱国一家非得做大事才行?嘿!我跟您唠句实在话,去年咱小区张大妈组织垃圾分类志愿队,这不也是爱国?她把废电池回收站整得比自家厨房还干净,逢人就说:“咱把环境整好了,子孙后代才能享福不是?”您瞅瞅,爱国这事儿啊,真不分大小。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典故。南宋那会儿岳母刺字的故事听过吧?"精忠报国"四个字往背上一刻,岳家军就成了"爱国一家"的活教材。不过您可别以为这是老古董,现在00后搞的国风音乐、汉服复兴,用年轻人自己的方式传文化,这不就是新时代的爱国一家嘛!

有朋友可能要杠:现在社会这么多元,还能拧成一股绳?我跟您打个比方,您看交响乐团没?小提琴、大号、定音鼓各吹各的调儿能听吗?但指挥家一抬手,嘿!立马奏出和谐乐章。咱中国人现在搞的乡村振兴、航天工程、非遗保护,不就是各显神通又同频共振吗?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爱国一家可不是喊口号。去年郑州暴雨,那些泡在水里救人的外卖小哥、开铲车转移群众的老板、免费提供住宿的酒店,这些人没一个喊过爱国,但行动比谁都实在。要我说啊,爱国这回事,关键看行动,看真心,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对了,前阵子看到个新鲜事。深圳有帮程序员周末组团去大鹏所城修明代城墙,边敲代码边搬砖头。要搁以前,准有人说这是不务正业,但现在大伙儿都竖大拇指——您看,爱国这事儿啊,从来就没有固定格式,有心就是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