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ú
  • j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iú mǎ jīn jū

成语解释:犹言衣冠禽兽。

成语出处: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教人道这乔男女,则是些牛马襟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牛馬襟裾

英文翻译:A train of horses and oxen

牛马襟裾的意思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襟:1.上衣或袍子的胸前部分:大襟。对襟。2.有连襟关系的:襟兄。3.胸怀;抱负:襟怀。襟抱。

裾:1.衣服的大襟。2.衣服的前后部分。

成语评论

牛马襟裾”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怪,对吧?它字面意思是“牛马穿着人的衣服”,但实际想表达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形容人虚有其表、装模作样。比如有人明明能力不足,却硬要摆出一副权威的架子,这时候就可以说:“你看他开会时高谈阔论,结果连基础数据都搞错,真是牛马襟裾!”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沐猴而冠’有啥区别?”其实两者很像,但“牛马襟裾”更强调“外强中干”——就像给牛马套上华服,表面光鲜却掩盖不了本质。比如某网红用滤镜打造完美形象,实际线下见面连基本社交礼仪都不懂,这种反差就是典型的“牛马襟裾”。

生活中这种例子多吗?简直随处可见!比如公司里新来的主管,每天西装革履训斥下属,结果自己负责的项目频频延期。同事私下吐槽:“他那套管理理论听着高端,实操起来全是漏洞,纯属牛马襟裾。”这里既点出了表面与实际的落差,也暗含了对形式主义的批评。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正向反思中。比如朋友创业失败后感慨:“以前总以为穿名牌、租豪车就能赢得信任,现在才明白牛马襟裾不如真材实料。”这种用法既承认了过去的虚荣,又传递出成长后的清醒认知。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警惕“牛马襟裾”现象。当社交媒体把包装变成必备技能时,我们反而容易忽略:精致的PPT代替不了业务能力,漂亮话术掩盖不了逻辑漏洞。与其花时间给牛马绣花边,不如老老实实喂饱草料——毕竟能耕地的牛,比穿绸缎的牛有用得多。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直接点破:“咱们先把方案落地性理清楚,别整那些牛马襟裾的事儿。”这句话既生动又带点幽默,比直说“别搞形式主义”更容易让人接受。记住,真正的价值永远藏在“怎么做”里,而不是“怎么装”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