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 jú mǎ niú
成语解释: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成语出处:语出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骂人等
繁体字形:襟裾馬牛
英文翻译:A train of horses and oxen
襟:1.上衣或袍子的胸前部分:大襟。对襟。2.有连襟关系的:襟兄。3.胸怀;抱负:襟怀。襟抱。
裾:1.衣服的大襟。2.衣服的前后部分。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襟裾马牛,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它的字面意思是“穿着衣服的马和牛”,但实际想表达什么呢?咱们先来看个例子:小张为了参加同学会,特意买了名牌手表和定制西装,饭桌上却对大家讨论的行业趋势一问三不知。事后有人偷偷评价:“他那身行头再贵,也就是个襟裾马牛。”
为什么用“马牛”来形容人? 其实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反差感。就像给动物穿人类衣服显得滑稽一样,当一个人只有光鲜外表却缺乏内在能力时,同样会让人觉得不协调。比如职场中遇到只会夸夸其谈却拿不出方案的同事,或是直播间里用滤镜包装自己却对产品一问三不知的主播,都属于这种现象。
有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现代社会里,“襟裾马牛”的情况似乎变多了。不是人们变得更肤浅了,而是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了。短视频平台用15秒展示“完美形象”,职场简历靠精美模板加分,这种环境下,确实容易让人误以为“包装比实力更重要”。但长远来看,就像再漂亮的马鞍也替代不了千里马的脚力,持续的价值创造终究要靠真本事。
我发现这个成语还藏着个生存智慧:别让自己成为被外在定义的空壳。就像邻居王阿姨总爱炫耀女儿嫁入豪门,可每次家庭聚会,女婿连基本待人接物都不会。这种用物质堆砌的体面,反而暴露了更深层的匮乏。真正的体面,应该是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的和谐统一。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不妨多问自己:我正在追求的,是让别人觉得“看起来很厉害”,还是真正在积累有价值的本事?毕竟,马牛就算套上锦绣衣裳,也跑不出骏马的速度,耕不出老牛的踏实。与其在意外在的喝彩声,不如把力气花在打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