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ǔ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ú shǔ zhī tú

成语解释: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成语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三回:“朝廷之纪纲法律尚在,但可恨这班狐鼠之徒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坏人

繁体字形:狐鼠之徒

英文翻译:Fox and mouse

狐鼠之徒的意思

狐:1.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常见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称狐狸。2.(Hú)姓。

鼠:哺乳动物,种类很多,一般身体小,尾巴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能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徒:1.步行:徒步。徒涉。2.空:徒手。3.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4.只;仅仅:家徒四壁。5.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7.人(多指坏人):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徒刑。

成语评论

狐鼠之徒”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事狡猾、品行低劣的小人。比如:“公司里总有几个狐鼠之徒,表面一团和气,背地里却打小报告。”但问题来了,为什么偏偏用“狐鼠”比喻这类人呢?其实,狐狸狡猾多疑,老鼠偷偷摸摸,两者结合,恰好能体现这类人暗中作祟、难成大事的特点。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社区里有人总爱占公共资源为己用,这种狐鼠之徒的行为,迟早会引起公愤。”你看,成语并非只能用在历史故事里,现代场景同样适用。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语气较重,使用时需结合具体情境,避免误伤他人。

有人可能会问:遇到狐鼠之徒该怎么办?我的看法是,与其针锋相对,不如先做好自己。比如在团队合作中,若发现有人推卸责任,可以明确分工、保留沟通记录,用规则约束行为。毕竟,阳光下的问题,往往比阴影里的算计更容易解决。

有趣的是,成语背后的动物意象常被忽略。狐狸虽狡猾却聪明,老鼠虽卑微但生命力顽强,这种矛盾性恰恰提醒我们:看待他人不宜非黑即白。现实中,所谓“狐鼠之徒”可能只是特定环境下的行为表现,未必代表其本质。若能跳脱标签化思维,或许能发现更立体的真相。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越是信息透明的环境,狐鼠之徒的生存空间越小。就像网购平台的差评系统,本质上就是用大众监督压缩投机者的操作余地。这或许能给我们启发——与其抱怨小人作祟,不如主动搭建更阳光的规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