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à dì wéi láo
成语解释:牢:牢狱。在地上画圈;囚人于内;作为牢狱。后喻指仅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活动。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繁体字形:畫地為牢
英文翻译:restrict sb . 's activities to a designated area or sphere
画:1.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画山水。画人像。画画儿。2.画成的艺术品:年画。壁画。油画。风景画。一幅(张)画儿。3.用画儿装饰的:画屏。画堂。画栋雕梁。4.姓。5.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画线。画押。画到。画十字。6.汉字的一笔叫一画:笔画。“天”字四画。7.汉字的一横叫一画。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牢:1.养牲畜的圈(juàn):虎牢。亡羊补牢(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牢笼。2.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牢(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3.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牢。坐牢。4.结实,坚固,固定:牢固。牢稳(a.稳妥可靠;b.物体稳定,不摇晃)。牢记。牢不可破。
“画地为牢”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地上画个圈当牢房”,用来比喻人给自己或他人设定不必要的限制,困在无形的枷锁中。比如,有人明明想转行做喜欢的工作,却总说“现在行业不景气,还是别折腾了”,这就是典型的“画地为牢”——用想象中的困难否定可能性。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们会主动“画地为牢”?其实背后往往藏着恐惧。比如刚毕业的小王,觉得自己“只能做专业对口的工作”,哪怕对岗位毫无兴趣。这种心理就像在安全区门口挂了一把锁,钥匙明明在自己手里,却假装看不见。
生活中更隐蔽的例子是什么?比如家长常说“女孩学理科没天赋”。亲戚家读高中的表妹,原本物理成绩不错,被这句话影响后硬是改选了文科。后来聊天时她说:“当时觉得那条线早就被划好了,自己不敢跨过去。”这种被外界观念束缚的情况,何尝不是另一种“牢笼”?
突破“画地为牢”的关键在哪里?我观察到,很多敢于打破限制的人有个共同点:他们把“万一失败”换成“万一成功了呢”。邻居张叔50岁开始学编程时,周围人都觉得荒唐,但他现在开发的小程序已经帮社区超市增收20%。这说明,牢房的围墙往往是纸糊的,抬脚就能跨过。
值得注意的是,“画地为牢”有时会被误认为“谨慎规划”。比如创业者做市场调研是必要的,但如果纠结于“竞争对手太多”“用户可能不喜欢”而迟迟不行动,就变成了自我设限。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收集信息是为了行动,后者收集信息是为了不行动。
最后想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画地为牢”有了新形态。有人觉得“发视频必须专业设备”,结果手机拍摄的素人反而爆红;有人认定“三十岁必须结婚”,却错过自我成长的黄金期。拆掉这些隐形栅栏,或许我们会发现:世界给的答案,永远比问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