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ū dàng bù jū
成语解释:疏宕:放荡。放荡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北史·薛憕传》:“憕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疏宕不拘,时人未之奇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疎宕不拘
英文翻译:Relaxed
疏: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林。疏星。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亲疏。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虚:志大才疏。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仗义疏财。8.姓。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奏疏。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
宕:[dàng]1.拖延:延宕。2.放纵;不受拘束:跌宕。[tàn]3.宕昌,地名,在甘肃。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拘:[jū]1.逮捕或扣押:拘捕。拘系。拘留。拘拿。拘囚。拘禁。拘押。2.限,限制:拘束。拘谨。不拘小节。3.固执,不变通:拘泥。拘礼。拘迂。[gōu]遮蔽:“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
“疏宕不拘”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绐绐的,但拆开来看其实很接地气。“疏”是开阔,“宕”是奔放,“不拘”就是不受限制,合起来形容一种自由洒脱的状态。比如有人评价当代艺术家老李:“他的水墨画疏宕不拘,一笔下去山石仿佛能呼吸”,这里既夸了技法的大胆,也点出了作品不拘泥于传统框架的特点。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风格会不会显得不专业?其实正相反。宋代书法家米芾的“刷字”曾被批评为狂放,但他正是用这种疏宕不拘的笔法,打破了当时刻板的书写规范,反而开创了新流派。就像现代设计师把泼墨元素融入科技产品外观,看似“不搭界”的组合往往能碰撞出惊喜。
我曾在古镇见过位做油纸伞的老匠人。别人都在规规矩矩画梅兰竹菊,他偏用靛蓝颜料在伞面上甩出流星轨迹,嘴里念叨着:“竹子画千遍就成了描红模子,手艺人更要懂得破局。”这种在传统中寻找突破的智慧,正是“疏宕不拘”的精髓所在。
现代职场需要这种特质吗?某互联网公司的产品会议上,新人小王提出把严肃的金融APP界面改成游戏化设计,最初遭到集体反对。但上线后用户活跃度暴涨300%——当所有人困在“应该怎样”的思维定式里时,那个敢打破常规的声音反而成了破局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疏宕不拘不等于胡乱作为。就像风筝飞得再高也需要那根线,明代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看似恣意,实则每处留白都经过精密计算。去年参观建筑展时,看到曲面玻璃外墙与承重结构的巧妙结合,设计师说:“真正的自由来自对规则的了如指掌。”
看着地铁里清一色黑白灰的西装人群,突然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点“疏宕不拘”。不是要人人标新立异,而是给心灵留扇能透气的窗。下次遇见穿汉服配运动鞋的年轻人,或是把会议室改成露营风格的创业团队,或许我们可以会心一笑:这不就是鲜活的生活注解么?
黄昏路过街角画室,瞥见穿围裙的姑娘正在教孩子用芹菜根拓印。沾着颜料的蔬菜在纸上滚出奇妙纹理,孩子们的笑声混着芹菜清香飘出窗外。这样的教学场景,或许就是“疏宕不拘”最生动的当代诠释。